尉眷
北魏代(治今山西大同市东北)人。鲜卑族。初为大宦令。太武帝时先后随军出击柔然、夏赫连昌,进爵渔阳公。太平真君元年(440)从永昌王拓跋健破张掖王秃发保周,加安西将军,镇凉州(今甘肃武威)。后又破吐谷浑。文成帝时,北击伊吾,功迁侍中、太尉,进爵为王。
北魏代(治今山西大同市东北)人。鲜卑族。初为大宦令。太武帝时先后随军出击柔然、夏赫连昌,进爵渔阳公。太平真君元年(440)从永昌王拓跋健破张掖王秃发保周,加安西将军,镇凉州(今甘肃武威)。后又破吐谷浑。文成帝时,北击伊吾,功迁侍中、太尉,进爵为王。
1246—1297元巩昌盐川镇(今甘肃漳县)人,字公善。汪世显之孙,直臣之子。至元九年(1272),任巩昌路总管,知府事,佩金虎符。历任兴元路总管,巩昌平凉等二十四处军前便宜都总帅,潼川路、四川东道宣
水塘名。在唐淮南道扬州江都(今江苏扬州)。贞观十八年(644)扬州长史李袭誉筑,引雷陂水,长广十八里有奇,溉田八百顷。
①(约1246—1313)蒙古朵鲁班氏,人称孛罗丞相。早年曾任元世祖之博尔赤及怯薛长。至元七年(1270)以后,历任御史中丞、大司农、御史大夫等职。十四年,任枢密副使。灭宋后,与伯颜、阿术等蒙古将帅议
清代御史之俗称。以御史属都察院,故名。
明中叶后来华的天主教传教士。始于万历间。主要代表人物有利玛窦、熊三拔、龙华民、邓玉函、罗雅谷、汤若望等。其中以利玛窦最早,且影响最大。他们来华传教,得到葡萄牙等国殖民势力支持,利用与明朝士大夫交往,取
地名。位于今广西都安北部,瑶族聚居区之一。据传,当地瑶族原住宜山龙头一带,因土官将土地全部霸占,被迫迁徙于此。后因瑶人猎得一野羊,被土官爪牙夺去,土官以羊肉味美,规定该地瑶民每年贡献野羊三只,若无野羊
?—前669春秋时卫国国君。先后在位二十一年(前699—前697年;前686—前669年)。名朔。卫宣公少子。因宣公听信其母之谗言,废太子伋后,得以继位。即位三年,诸宗族公子不服作乱,乃出奔齐。诸公子
书名。一名《嶽云盫扶桑游记》。清末吴荫培撰。三卷。为吴氏游历日本之日记。记光绪三十二年(1906)七月二十五日至十月二十七日间,对东京、京都、横滨、大阪、神户、长崎、名古屋诸城考察事。于教育、政治稽考
书名。清方式济撰。一卷。康熙中作者之父澄峰因文字狱株连,远谪黑龙江齐齐哈尔。式济前往省视,游览询访,据耳闻目睹并参考文献著成此书。因“龙沙”多为塞外之通称,故名。以类编次,包括方隅、山川、经制、时令、
①辽后族。汉名萧英。辽圣宗太平十一年(1031)为左祗候郎君班详稳。迁左夷离毕。重熙十年(1041),累迁南院宣徽使。十一年,奉诏与翰林学士刘六符使宋,索关南十县地。后为北院宣徽使。②辽后族。辽道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