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师
①军队建制。商代置。《甲骨文合集》第三三○○六片:“丁酉贞,王作师,左、中、右。”②官名。(1)春秋时宋国置。六卿(执政大臣)之一,掌君臣百官教训,又与右师兼掌四乡政令。《左传·成公十五年》:“君臣之训,师所司也。”(2)战国赵置,有左师触龙,尊称左师公。③官署名。战国时东周国置。
①军队建制。商代置。《甲骨文合集》第三三○○六片:“丁酉贞,王作师,左、中、右。”②官名。(1)春秋时宋国置。六卿(执政大臣)之一,掌君臣百官教训,又与右师兼掌四乡政令。《左传·成公十五年》:“君臣之训,师所司也。”(2)战国赵置,有左师触龙,尊称左师公。③官署名。战国时东周国置。
契丹语,曷术意为铁,石烈为契丹氏族称谓。辽初,以皇族奴隶编组,在海滨柳湿河、三黜古斯、手山冶铁。圣宗时释免奴隶,改设曷术部,取得平民地位。
吏职名。唐集贤殿书院置。开元初,广召诸色能书者充。后又取官僚子弟,依资甄叙。原有官者则为直院。
书名。清吴尚先撰。一册。初刊于同治三年(1864),初名《外治医说》,正文为骈文,后取“医者理也,药者瀹也”之义,改名为《理瀹骈文》。是一部外治法专著,所述病症,除外科外,兼及内、妇、儿、五官各科。治
书名。战国兒良著。《汉书·艺文志》著录一篇,列于兵权谋家。颜师古注:“(兒良)六国时人。”《吕氏春秋·不二》高诱注:“兒良作兵谋,贵后。”《隋书·经籍志》已不载。久佚。
书名。清罗惇曧撰。记叙清同治元年(1862)后中日关系及日本侵略朝鲜,发动中日甲午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的《马关条约》,割占台湾、澎湖列岛等过程。并分析中国失败的原因,斥责清政府腐败昏庸及其将帅的
春秋中期郑国青铜器。共两件,1923年出土于河南新郑李家楼。通高118厘米。器身纹饰以龙为主体,盘绕纠结,两侧有兽耳,四角攀缘有翼之龙,圈足下为双兽作负器欲行状,造型于庄严肃穆中含动态情趣。盖顶端为双
?—1641明末李自成农民军部属。原为洛阳书办,崇祯十四年(1641)农民军克洛阳,遂归附,募兵守城。起义军主力撤出后,被明军杀害。
见“岭南节度使”。
?—1452明交阯(今越南)人。永乐中入宫为宦官。学于内馆,博通群书,受命理尚衣监事。宣德初擢为奉御,掌宝钞司。三年(1428)赴广南,处置西洋诸国贡船事。五年从宣宗出塞外,因功迁御用监右监丞。正统中
宫殿名。(1)明代北京紫禁城诸殿之一。嘉靖四十一年(1562)改奉天殿置。为大内正南第一重宫殿。其南为皇极门,其北为中极殿,皆在城之中轴线上。大朝会、大宴飨多于此举行。清代改称太和殿。(2)清代北京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