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译长
官名。汉代西域各国与汉朝交往频繁,多置有译长,或分左、右。《汉书·西域传》载卑陆国有左、右译长各一人。
官名。汉代西域各国与汉朝交往频繁,多置有译长,或分左、右。《汉书·西域传》载卑陆国有左、右译长各一人。
①战国齐国人。胡非一说姓胡名非,一说为复姓。墨翟弟子。《太平御览》卷四百三十七引其谈“勇”之语,认为曹刿以布衣之人,“一怒而劫万乘之师,存千乘之国,此谓君子之勇”。《汉书·艺文志》墨家类著录有《胡非子
1366—1418明江西泰和人,字用之。洪武举人,授四川苍溪训导。历广东四会、阳江、阳春知县,皆以廉平称。永乐元年(1403),召修《太祖实录》。升修撰,兼右春坊右赞善,代郑赐总裁预修《永乐大典》。十
元至元十四年(1277)升无为军置。治今安徽无为县,辖境同宋无为军。二十八年降为州。
?—558南北朝时人。隐于江陵(今湖北荆州)百里洲。衣食居处,均似苦行僧。后入荆州,居汶阳高安之紫石山,以道术自命。北齐天保二年(551),侯景遣军攻梁湘东王萧绎于江陵,乃集诸蛮弟子八百人助绎,击败景
1030—1094北宋成都华阳(今四川成都)人,字子功。范镇侄。举进士,又举才识兼茂科。治平中以秘书丞知濛阳县,熙宁间擢提点江东刑狱,徙利州、梓州两路。熙宁七年(1074)召知谏院,反对手实法等新法。
官名。明洪武三年(1370)于各王府分置,各一人,从二品,以辅弼诸王。九年罢。
一称闽南小刀会起义。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华侨陈正成(一作陈庆真)、江源于厦门建立小刀会,准备发动反清起义,事泄,被捕杀,会务由黄位主持。咸丰三年(1853)四月黄位、黄德美率众在海澄(今龙海)
战国时魏国少梁(今陕西韩城南)人。后入秦为将。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前316),苴(今四川昭化东南)、蜀(今四川西部及陕西西南部)两相攻击,告急于秦,韩又侵秦,张仪主张伐韩,他力主伐蜀,惠王从之,起兵伐蜀
唐方镇名。贞元三年(787)置夏州节度观察处置押蕃落使,治夏州(今陕西靖边北白城子)。辖境屡变,久领夏、宥二州,约当今陕西白于山以北,内蒙古杭锦旗以南,并乌海市、鄂托克旗、乌审旗地区。中和二年(882
官名。亦省称为监御令。北魏置,监御曹长官。《魏书·于栗䃅传》:“车驾征讨,(侍御中散于洛拔)恒在侍卫,擢领监御曹事。从征凉州,既平,赐奴婢四十口,转监御曹令。”孝文帝荐祭文明太皇太后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