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君房
北宋岳州安陆(今属湖北)人。景德进士。累擢尚书度支员外郎充集贤校理。大中祥符间,谪官海宁。真宗命戚纶等校正《道藏》,纶荐他主其事,遂取秘阁及苏、越、台三州《道藏》至杭州,集道士十人协助修校,编成《大宋天宫宝藏》四千五百六十五卷。又自集其中精华,编成《云笈七签》一百二十二卷,对整理宋代《道藏》有贡献。
北宋岳州安陆(今属湖北)人。景德进士。累擢尚书度支员外郎充集贤校理。大中祥符间,谪官海宁。真宗命戚纶等校正《道藏》,纶荐他主其事,遂取秘阁及苏、越、台三州《道藏》至杭州,集道士十人协助修校,编成《大宋天宫宝藏》四千五百六十五卷。又自集其中精华,编成《云笈七签》一百二十二卷,对整理宋代《道藏》有贡献。
即属车,皇帝车驾从车。《史记·留侯世家》:“击秦皇帝博浪沙中,误中副车。”司马贞索隐:“按《汉官仪》,天子属车三十六乘。属车即副车,而奉车郎御而从后。”汉制,安车、立车各五乘,为乘舆副车。应劭《汉官卤
“形神相异”的对立命题。南朝齐梁之际范缜《神灭论》:“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是以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也。”指精神和形体互相依存,但两者不是平行对等的,精神的“生”、“灭”要以形体的“存”、“谢”为转移
书名。明钟惺撰。五卷。记自洪武下至崇祯,末附南明弘光、隆武、鲁王监国事迹。编年体,内容极其简略。钟惺卒于天启年间,崇祯及其后事迹,显系清初人伪托而成。
?—255三国时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字仲恭。武威太守毌丘兴之子。袭父爵,为平原王文学。明帝即位,为尚书郎,迁羽林监。以东宫旧属,甚见亲待。历任洛阳典农、荆州刺史、幽州刺史,加度辽将军,持节,护乌桓
书名。清王韬著。不分卷。系作者与亲友往来书札的汇编。光绪二年(1876)王韬自编和刊印于香港,计八卷。后又编《弢园尺牍续钞》六卷。两书共收书札三百二十四封。1959年汪北平、刘林从上述二书中,选出与韬
金封爵。大定十年(1170),尚书令李石受封。
见“相①”。
?—1886清满洲镶黄旗人,那拉塔氏,字春岩。咸丰三年(1853)以骁骑校迁参领。转战直隶、山东、湖北、安徽等地镇压太平军,累迁至副都统。同治元年(1862)随多隆阿阻击太平军陈得才部西进陕甘,授西安
宋代官府开设的质库。用金银物品作抵押,向抵当库贷钱,每贯月息三分,两年为期,到期不赎回者,抵押物品由抵当库没收。
①秦置。治今内蒙古临河县东北乌加河南。属九原郡。东汉末废。②北齐武平元年(570)置。治今山西永和县西南,为临河郡治。隋开皇十八年(598)改为永和县。③隋开皇六年改东黎县置。治今河南浚县东北。属汲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