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从阮
唐末五代云中(今山西大同)人,出于羌族折掘氏,本名从远,字可久。后唐同光中,为府州刺史。因洞习边事,加检校工部尚书。石敬瑭割幽蓟十六州,在府州拒守。后晋出帝与契丹绝盟,他率师出击,深入边界,连拔契丹十余砦。迁本州团练使,兼朔州刺史。后汉建立,先后为永安军、武胜军节度使。入后周,历任宣义、保义、静难三镇节度使。显德二年(955),以年老上章请代,诏许。同年冬卒于洛阳。
唐末五代云中(今山西大同)人,出于羌族折掘氏,本名从远,字可久。后唐同光中,为府州刺史。因洞习边事,加检校工部尚书。石敬瑭割幽蓟十六州,在府州拒守。后晋出帝与契丹绝盟,他率师出击,深入边界,连拔契丹十余砦。迁本州团练使,兼朔州刺史。后汉建立,先后为永安军、武胜军节度使。入后周,历任宣义、保义、静难三镇节度使。显德二年(955),以年老上章请代,诏许。同年冬卒于洛阳。
即“张觉”。
城名。西汉置不夜县。在今山东荣成市北不夜村。《齐地记》:“古有日夜出,见于东莱,故莱子立此城,以不夜为名。”
书名。清旷敏本撰。四卷。据《史学提要》,补充扩大而成。简要叙述盘古至明的历史。初刊于乾隆时,同治六年(1867)余肇钧校订重刊。
书名。亦称《车阵叩答合编》。凡四篇,其中《车营图制》、《车营百八叩》、《车营百八说》三篇为明孙承宗撰,《车营百八答》为鹿善继、茅元仪、杜应芳等撰。前者为孙承宗经略蓟辽时与文武官员讨论车战,以问、答、说
①西汉元鼎三年(前114)置。治平襄县(今甘肃通渭县西北)。辖境相当今甘肃定西、通渭、静宁、庄浪、秦安、甘谷、清水、张家川等县及天水市、榆中、陇西等县一部分。东汉永平十七年(74)改为汉阳郡,并移治冀
东汉章和二年(88)改楚郡置。治彭城县(今江苏徐州市)。辖境相当今山东微山县及江苏徐州市、铜山县、沛县东南部等地。南朝宋永初二年(421)改为彭城郡。
官名。(1)明代掌教翰林庶吉士的官员。初无定制,宣德五年(1430)始以翰林学士充任。正统十三年(1448)由内阁于翰林院学士及詹事府坊局官中择资望高深者一二人请旨充任。万历后,专以吏、礼二部侍郎掌之
又称连枷。枷,古称柫。一种脱粒农具。王祯《农书》载其制:用木条四茎,以草绳编之,长可三尺,宽四寸,又有以独梃为之者,皆以长木柄,头造为摆轴,手持柄使敲杆绕短轴旋转,敲击铺在地面上的庄稼穗荚,使之脱粒。
即“朱见济”。
清代军机处术语。每日皇帝将已批阅之臣工奏折发交军机处,由军机章京分送各军机大臣互阅,称为接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