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点寺务司
即“寺务司”。
即“寺务司”。
官名。清内务府掌仪司果房主官。康熙十六年(1677)设,员二人,正九品。掌理供备祭祀、筵席果品及供应内廷食用果品之事。下设司果执事十二人,分办各项事务。
战国秦孝公时人。因反对商鞅之法而被杀。见《史记·商君列传》。
见“总理海军事务衙门”。海防同知 官名。知府之佐官。清代于直隶天津府,奉天营口、金州厅,山东登州府、青州府,江苏苏州府,浙江嘉兴府、宁波府、绍兴府、台州府、温州府,福建福州府等府设,专理海防事务。
唐时民间说唱体文学作品。佛教徒为讲经和宣传教义,采用一种新说唱体文学艺术形式,简称“变”、“转变”。表演时,边说唱故事,边展示图画。其画称“变相”,其辞称“变文”,并有“经变”、“俗变”之分。题材多为
蒙古国地方官署。管辖阿母河以西各地行政事务。太宗五年(1233)命成帖木儿为呼罗珊、祃拶答而两州行政长官,以各支宗王派驻该地的官员为副,授予敕书、牌、印,使主管财赋、刑政。十一年,擢任畏兀儿人阔里吉思
周武则天年号(692)。
在今江苏宝应县西南。明时江淮间湖漕所经。因湖面风浪湍险,于万历十三年(1585)筑堤湖东,蓄水为运道。
南朝梁清河东武城(今山东武城西北)人。遍通五经。尤精三礼、三传。仕魏为太常博士,天监十三年(514)归梁。曾两任国子博士,聚徒讲学,听众甚盛。尝著《左氏条义》,申服虔,难杜预。助教虞僧诞精杜学,作《申
1617—?清安徽桐城人,原名玄成,以字行,号楼冈。顺治进士。累官至内弘文院侍读学士。后坐事戍宁古塔,释归,赴云南。附吴三桂叛乱,为翰林承旨。三桂败后回里闲住。著有《钝斋文集》、《滇黔纪闻》等书,语多
官名。汉代属黄门,主传译与奉使。时西域诸国亦设此官,或分左、右。三国魏沿之。西域戎部译长,第八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