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谢布
即“永邵卜”。
即“永邵卜”。
1324—1381明河南祥符(今开封)人。元末以山东行省左丞守莱州。明兵下山东,归降。历官山东参政、浙江布政使、工部尚书。练达庶务,颇受器重。晚年任四辅官。
即“刘渊”。
西汉京兆尹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武帝时,以校尉、将军、卫尉多次随大将军卫青击匈奴,封平陵侯。后因失军当斩,赎为庶人。起家复为代郡太守,卒官。有三子,中子武最为知名。
隋仁寿初以广定县改名。治今四川蒲江县。属临邛郡。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废。明洪武十三年(1380)复置。
1578—1642明嘉兴(今属浙江)人,字景倩,又字景伯、虎臣。万历举人。祖、父皆以进士为官京师,自幼随寓京邸,刻苦读书,博洽好古,习闻掌故。父死南归,又广搜乡里雅谈及琐语剩言,因久试不第,梦寐京国,
明天启时魏忠贤爪牙,即崔呈秀、吴淳夫、田吉、倪文焕、李夔龙,五人均为文臣。
官名。清代八旗低级武职。于火器、健锐、内务府三旗护军前锋等营及向导处设之,初无品级,乾隆五十一年(1786)定为正九品。
清代民间秘密宗教事件。雍正间,山东东平州(今东平县)人牛三花拉(又名牛三花子、牛见德),组织三元会(又名空字教),于莱州、青州等府广收徒众。雍正六年(1728)被人告发,牛三花拉逃跑,会众多人被捕。
即“女志”。
官名。(1)唐代置,为都城及地方府级次官。开元元年(713),改京兆、河南、太原等府司马置,各二人,从四品,掌贰府事。宋沿置,于京城开封府及陪都河南、应天、大名等府设,南宋孝宗时又设于临安府。但不常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