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抹元毅
金咸平路(治今辽宁开原东北)酌赤烈猛安人,本名神思。契丹族。章宗承安二年(1197),任抚州刺史。蒙古军入边,率部属出州经画军饷,与敌军遭遇,战死。
金咸平路(治今辽宁开原东北)酌赤烈猛安人,本名神思。契丹族。章宗承安二年(1197),任抚州刺史。蒙古军入边,率部属出州经画军饷,与敌军遭遇,战死。
旧时官府在瑶族地区设立的学校。名称有社学、官学、新学、义学等。清代称瑶学。由官府聘用内地生员为教师,吸收瑶族子弟之俊秀者入学。在学者称“瑶童”,又称“新生”,免收学费。
①一名龙首原。在今陕西西安市旧城北。起于渭水南岸汉长安故址,止于樊川,长六十余里,首高二十丈,尾高五、六丈。汉筑长安城于北坡,未央宫等都依山而建。唐筑长安城于南坡,大明、含元等宫殿都建于山原较高处。营
一称界关。地名。在今云南富源东部与贵州盘县交界处。清代属云南曲靖府平彝县。为古代由黔入滇的要道。
唐钦州刺史宁道务的陶制墓碑。开元二十年(732)制。楷书。三十三行,每行四十余字至五十字。叙述宁氏家世和业绩。是研究岭南壮族历史的重要资料。
唐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字景玄,一字仲朗。世家出身。官宣州长史,亦称周长史。善画释道以及仕女等贵族人物肖像。初师张萱,后有发展。显名于中晚唐。所画人物颇具风姿,衣裳劲简,彩色柔丽。德宗时,画章敬寺神像
即“大同王”。
614—683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名礼,以字行。贫苦农民出身。贞观末,应募攻辽东,著白衣陷阵,太宗嘉其骁勇,擢授游击将军。迁右领军中郎将。显庆中,从军破高丽、契丹,皆有功。龙朔二年(662),
文书名。元代官方所用文书。明代始为正式进呈文书之一,属上行文。凡官员上题本等疏章,皆须另备“呈文揭帖”,备言其事之始末情节,利害缘由,抄送有关衙门。一度为内阁直达皇帝之机密文书,后使用渐广,以至私人启
阶官名。金代置,为教坊阶官,二十五阶之第十七阶,秩从七品下。元沿置,为十五阶之第九阶,从六品。
黑龙江齐齐哈尔至昂昂溪铁路。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黑龙江省官绅倡修轻便铁路不果。三十三年与德商泰来洋行订立合同,由洋行贷款承包,共用银三十二万余两,宣统元年(1909)八月竣工,长50里,车站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