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裕
元太原文水(今属山西)人,字好问,俗姓张。禅宗僧人。早岁出家,师事万松。定宗元年(1246),奉忽必烈命作佛会于嵩山少林寺。三年,奉诏住和林兴国寺。宪宗元年(1251),应召至北庭行在。八年,奏劾道教妄诞,引起佛道辩论。世祖即位,奉旨总教门事。
元太原文水(今属山西)人,字好问,俗姓张。禅宗僧人。早岁出家,师事万松。定宗元年(1246),奉忽必烈命作佛会于嵩山少林寺。三年,奉诏住和林兴国寺。宪宗元年(1251),应召至北庭行在。八年,奏劾道教妄诞,引起佛道辩论。世祖即位,奉旨总教门事。
一个国家向外国人开放的通商城市。中国古代称关市;近代又称通商口岸,或口岸,其在水路的亦称港口。政府在商埠设置税务机关,对合法贸易征收关税。清代从康熙二十三年(1684)开放海禁后,曾设立粤海、闽海、浙
官名。东汉始置,为尚书台佐贰官,居尚书左丞下,秩四百石。掌授廪假钱谷,假署印绶,管理尚书台专用文具及诸财用库藏,并与左丞通掌台内庶务,保管文书章奏。魏、晋、南朝为尚书省佐官,位次尚书,除与左丞共掌尚书
天文学名词。(1)日、月、星辰。《白虎通·封公侯》:“天有三光,日、月、星。”(2)日、月、五星。《史记·天官书》:“衡,太微,三光之廷。”司马贞索隐:“太微,天帝南宫也;三光,日、月、五星也。”(3
又称封建。古代帝王把爵位、土地分赐给诸侯,使其在封定之区域内建立邦国,谓之封国。相传周代封国之制,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左传·昭公二十六年》:“昔武王克殷,成王靖四方,康王息民,并建母弟,
1184—1232金沃州宁晋(今属河北)人,字伯禄。至宁进士。累迁监察御史,曾参劾相臣侯挚、师安石,提点近侍局宗室撒合辇等人。由右司都事升京南路大司农丞,弹劾贪赃女真官员五六人。出为河中府治中,兼行尚
一般对在京都中央各衙门任职官员的统称。以别于地方官及差遣出外之官,故名。《北齐书·崔劼传》:“世门之胄,多处京官,而劼二子拱、㧑并为外任。”唐代又称京职事官,指三公及省、台、寺、监、诸王
见“司经局”。
一名兜鍪。俗称头盔。古代防御用装备。商周时以青铜铸成,形如圆帽,两侧与后部向下延伸,以保护头部。胄顶或有直立圆管,以插缨饰,有的有钮,同时胄下缘两旁也有小钮,用以穿连皮带,系束在头上。战国时出现铁胄,
即“朱聿键”。
即“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