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历史知识>秘书监

秘书监

①官名。东汉延熹二年(159)置一人,秩六百石,掌典图书秘记,校定文字,属太常。后省。三国魏文帝黄初初,置为秘书署长官,掌管艺文图籍,员一人,三品。初属少府,魏明帝时王肃任此职,上表论秘书不应属少府,后遂不复属。晋武帝以秘书并入中书省,罢此职。永平元年(291)复置,为秘书寺长官,综理经籍,考校古今,课试署吏,统著作局,掌国史修撰并管理中外三阁图书。三品。十六国后赵、前秦、后燕亦置。南北朝时为秘书省长官,仍掌图书经籍之事,领著作省。南朝宋定为三品;梁天监七年(508)定为第十一班;陈改为第四品、秩中二千石。北魏太和十七年(493)职令定为从二品中,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改为三品。北齐时仍三品。隋代领著作、太史二曹,初为正三品,大业三年(607)改为从三品,后改名秘书令。唐武德初,复改秘书监,从三品。龙朔二年(662)改称兰台太史,咸亨元年(670)复旧。天授初,改称麟台监,神龙元年(705)复旧。掌邦国经籍之事,并统著书、太史二局。后国史、太史分为别曹,秘书省但主书写勘校。北宋前期为三品寄禄官,元丰改制后,置中大夫代此为新寄禄官,而以此职为秘书省长官,员一人,正四品,掌古今经籍图书、国史实录、天文历数之事。南宋初不置,绍兴元年(1131)复置。金代为秘书监长官,从三品。②官署名。辽代置,南面官,以太监为长官,少监为次官,设监丞、主簿、秘书郎、正字等属官。并统著作局。掌经籍图书,天文历数则析归司天监。金亦置,以监一员为长官,少监一员为次官,下设丞一员,秘书郎二员,通掌经籍图书;校书郎一员,专掌校勘在监文籍。统著作局、笔砚局、书画局、司天台等。元沿置,秩正三品,掌历代图籍并阴阳禁书。以卿为长官,员四人,参用宦者二人。以太监为副长官,员二人。下设少监二员,监丞二员,典簿一员,令史三员,知印、奏差各二员,译史、通事各一员,典书二员,典吏一员。属官有著作郎二员,著作佐郎二员,秘书郎二员,校书郎二员,辨验书画直长一员。

猜你喜欢

  • 六省

    唐代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秘书省、殿中省、内侍省合称。

  • 出口干、出水干

    明代为提高蚕丝质量而创造之重要措施。《天工开物》:“美丝之法有六:一曰‘出口干’,即结茧时用炭火烘;一曰‘出水干’,则治丝登车时,用炭火四五两,盆盛,去车关(丝框角)五寸许。运转如风时,转转火意照干。

  • 私觌官

    官名。唐时,出使外国及少数民族的使臣,需送对方礼品,称私觌礼。但政府不供给费用,允许使臣卖州县官十员左右,以所得钱购礼物,故称所卖之官为私觌官。

  • 区水

    即今陕西延河。《山海经·西山经》:申山,“区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

  • 宗司

    官名。又称宗人。春秋时鲁国置。掌理宗族礼法。《左传·哀公二十四年》:“公子荆之母嬖,将以为夫人,使宗人衅夏献其礼。对曰:‘无之。’公怒曰:‘女为宗司,立夫人,国之大礼也,何故无之?’”

  • 环济

    西晋人。曾为太学博士。著有《吴纪》、《帝王要略》、《丧服要略》等。

  • 辽阳保卫战

    中日甲午战争中辽阳地区人民反抗侵略、保卫国土的战斗。清光绪二十年(1894)冬,侵占海城、岫岩一带的日军大举进攻奉天南部重镇辽阳,欲“取奉天度岁”。在辽阳知州徐庆璋支持下,辽阳及附近地区民众组织民团,

  • 遂成县

    成一作城。西汉置,治今朝鲜平壤市西南温泉附近。属乐浪郡。《晋书·地理志》:“遂城,秦筑长城之所起”,即此。西晋后废。

  • 晏敦复

    约1071—1141宋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字景初。*晏殊曾孙。少学于程颐。大观进士。绍兴间,历权给事中、吏部侍郎,官至权吏部尚书兼江淮等路经制使。立朝论国事无所回避。晚年反对和议甚力,不为秦桧权势

  • 官名。(1)掌宗庙祭祀祷告之赞辞。殷代始置。《殷虚文字甲编》第三九一六片:“贞祖丁祝用,王受年。丁丑卜,贞其求年于河,祖丁祝用。贞祝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