緐阳
一作繁阳或繁扬。春秋、战国楚邑。在今河南新蔡县北。《鄂君启节》铭文:自鄂往“庚緐阳”;《左传》襄公四年(前569):“楚师为陈叛故,犹在繁阳”;定公六年(前504):“子期又以陵师败于繁扬”,均即此。
一作繁阳或繁扬。春秋、战国楚邑。在今河南新蔡县北。《鄂君启节》铭文:自鄂往“庚緐阳”;《左传》襄公四年(前569):“楚师为陈叛故,犹在繁阳”;定公六年(前504):“子期又以陵师败于繁扬”,均即此。
梵文Sarira的音译。①佛教人名。即舍利弗比丘之母。②佛教术语。指尸骨或经卷。相传释迦牟尼火化后结成的珠状物,为八国国王所分取,建塔供奉,称“舍利塔”。后世建塔供奉高僧火化后的骨灰或存放佛教经卷,前
唐诗分期名称。元、明、清学者为唐诗分期,一般以大历初至元和末(766—820)或大和时(766—835)为中唐。后亦用于划分唐代历史,具体时限无定论。参见“四唐”。
见“行盐”。
古地名。在今云南建水县北部曲江。唐代其地设有驿馆。
735—?唐时蒙舍州(今云南巍山)人。阁罗凤长子。乌蛮族。天宝四载(745)入唐宿卫,授鸿胪卿,兼阳瓜州刺史、都兵马大将。十载,于西洱河(今云南洱海)大败唐将鲜于仲通。先阁罗凤而亡。
唐都护府之一。麟德元年(664)以云中都护府改名。治云中故城(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土城子)。统领碛南突厥诸部、狼山、云中、定襄三羁縻府和苏农等二十四羁縻州。垂拱二年(686)改为镇守使。圣历元年(698)
见“徙多河”。
历(歷)广义的历史,泛指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包括自然史和社会史。通常仅指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包括生产斗争史、阶级斗争史和文化科学发展史。系史学研究的对象。一方面与自然对称,另一方面与现状对称,但三者是
亦称宥府。宋代枢密院的别称。
道教创始时期的关中一派。东汉张陵于永和年间在蜀地鹤鸣山(或作鹄鸣山,今四川大邑县境)创立。受道者须出米五斗,故名。教徒尊张陵为天师,因又称“天师道”。奉老子为教主,以《老子五千文》(即《道德经》)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