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瑶
部分瑶族的古称。南朝至隋分布于长沙、武陵(今湖南常德)、巴陵(今岳阳)、零陵(今永州)、衡阳、澧阳(今湖南澧县南)、桂阳、熙平(今广东韶关)境内。一说是苗族的祖先;一说是苗、瑶共同祖先。
部分瑶族的古称。南朝至隋分布于长沙、武陵(今湖南常德)、巴陵(今岳阳)、零陵(今永州)、衡阳、澧阳(今湖南澧县南)、桂阳、熙平(今广东韶关)境内。一说是苗族的祖先;一说是苗、瑶共同祖先。
唐河南洛阳人。仪凤中,应八科举皆中。长安中,历右台侍御史。迁国子司业,修整讲舍,恭谨好学,循循善诱,颇尽职守。睿宗时,历尚书右丞、魏州刺史、兖州都督、荆州长史等,又为本道按察使,皆以清白著称。入为国子
见“乌秅”。
战国时齐国人。仕齐宣王。曾见孟子,言齐宣王好音乐之事。见《孟子·梁惠王下》。
540—609隋河东汾阴(今山西万荣西南)人,字玄卿。幼孤,专精好学,才名显著。仕北齐,为中书侍郎。复仕北周,摄陵州刺史。入隋,坐事除名,复为内史舍人,兼散骑常侍。开皇四年(584)出使陈。八年,攻陈
又作段宗榜。唐洱河地区(今云南洱海)人。或说汤池(在今宜良境)人。南诏权臣。南诏国王丰祐时任清平官。唐大中末,狮子国攻缅国(即骠国,在今缅甸曼德勒一带),缅国求援于南诏。他奉丰祐命率兵往救,败狮子国军
东汉置。在今陕西潼关县东北杨家庄附近。当陕西、河南、山西三省交通要冲,自古为军事重地。建安十六年(211)曹操破马超于此;东晋末刘裕伐秦,复由此进取长安。唐天授二年(691)于此置潼津县,移治今潼关县
①泛指宫殿。南朝齐谢脁《奉和随王殿下》之十三:“端仪穆金殿,敷教藻琼筵。”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七:“金殿拜皇恩,面对丹墀下。”后又与“金銮殿”互称。如明之皇极殿,清改称太和殿,乃两朝殿试之所,俗
258—313西晋吴兴阳羡(今江苏宜兴)人,字宣佩。周处子。强毅如父而文学不及。累荐名宰府,举秀才,除议郎。先后率乡里私兵合官军平张昌、陈敏、钱璯,三定江南。永嘉四年(310),琅邪王司马睿嘉其勋,使
新莽末年琅邪(治今山东诸城)人。其子任县吏,为宰冤杀,遂散家财,以酤酒买兵弩,结纳贫穷少年百余人,攻海曲(今山东日照西南)县城,杀宰以祭子墓。后引兵入海,众至万人。
北朝民歌。歌词本鲜卑语(一说敕勒语),后改为汉语。歌云:“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东魏孝静帝武定四年(546),敕勒族大将斛勒金随高欢攻西魏失利,士气低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