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仓唐
即“赵苍唐”。
即“赵苍唐”。
元至元二十年(1283)降崇庆路为州。治晋原县(今崇州市)。辖境相当今四川崇州、新津二市、县地。明洪武中废晋原入州。元属成都路,明清属成都府。清不领县,1913年改为县。
书名。清陈鼎撰。原六十余卷,仅存五卷。鼎于明亡后奔走海内二十余年,采访死难死事忠臣义士事迹,得四千六百余人,撰为是书。欲上之史馆,但被人窃去,仅存姓名录五卷。
土司名。元置,治今广西南丹县西北六寨。后废。
?—1664清蒙古正蓝旗人,哈尔图特氏。祖籍察哈尔。天聪八年(1634),率众归附后金。崇德元年(1636),授世职三等昂邦章京。后随清军攻明,围锦州,破洪承畴,进世职二等昂邦章京。顺治初,入关参与镇
官署名。北宋元丰六年(1083),于尚书省都司置,掌纠弹御史失职,考校六察御史殿最。置簿籍记载六察御史纠劾之多寡当否为殿最,岁终取旨升黜。本房举发六察御史察而不当及失察不尽等事,岁终由都司考校。
即“诸病源候论”。
学校名。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江苏巡抚聂缉椝委托丁翘山在苏州开办,系由丁氏开办的随营学堂改设而成。松峻任督办,戴子迈为监督。招收学生分正课生与附课生。自江苏防营中挑选识字勇丁为正课生;选募官绅子弟
北朝杂户之一。以淘金为业,故名。
即“亦不剌因”。
清同治六年(1867)法国天主教传教士创办,收容贫民婴儿和孤儿。设有“招牌间”(专供参观)、“小毛头间”和“挺死间”,堂后还有掩埋婴儿尸体的“小圣地”。入堂婴儿大部死亡,少数侥幸存活者则被送到孤儿院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