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历史知识>邺城遗址

邺城遗址

古代著名城址。在今河北临漳县城西南约12.5公里。分南北两城,北临漳水。北城始筑于春秋齐桓公时,城有七门。东汉建安十八年(213),曹操为魏公,建都于此,因旧城增筑,东西3.5公里,南北2.5公里。在城西北自北而南筑金虎、铜雀、冰井台,城内筑宫殿、衙署、苑囿等。十六国时期后赵、冉魏、前燕,北朝东魏、北齐皆定都于此。后赵石虎征调男女民夫十六万,广筑宫室,营造林苑。南城筑于东魏初年,后加扩建,南北城相接。北周大象二年(580),杨坚焚毁邺城。因历年漳水泛滥,遗址大部堙没,地面尚存铜雀、金虎两台遗址。近代漳水南移,邺城故址大部分已隔在北岸。

邺城遗址

猜你喜欢

  • 沈璟

    1533—1610明苏州吴江(今属江苏)人,字伯英,改聃和,号宁庵、词隐先生。万历进士。历官兵部职方司主事、吏部验封司员外郎。万历十四年(1586)因立国本案降为行人司司正,奉使江南。十六年还京,升光

  • 宋顺帝

    469—479即刘准。南朝宋皇帝。公元477—479年在位。字仲谟,小字知观。明帝第三子。初封安成王,元徽五年(477),中领军萧道成杀后废帝刘昱,迎立为帝,年号升明。道成渐专制朝政。升明三年(479

  • 莲勺县

    西汉置。治今陕西渭南市北下邽镇东北。先属内史、左内史。太初元年(前104)属左冯翊。西晋后属冯翊郡。《魏书·地形志》作“莲芍县”。隋大业初废入下邦县。

  • 银州

    北周保定三年(563)置,治乞银城(隋开皇三年[583]置儒林县,今陕西横山东党岔附近)。隋大业二年(606)废。唐贞观二年(628)复置。辖境约当今米脂、佳县、榆林、横山等市、县部分地,唐末为党项族

  • 太平军

    太平天国的军队。清道光三十年(1850)秋,洪秀全为发动农民起义而建立。金田起义时正式定名。太平军按《太平军目》的规定,在正副军师统率之下,有丞相、检点、指挥、将军、总制、监军各级指挥官。带兵官有军帅

  • 武阳

    ①战国燕昭王置,为燕之下都。在今河北易县东南中易水与北易水之间。《史记·赵世家》:孝成王十九年(前247),“赵与燕易土,……燕以葛、武阳、平舒与赵”。汉于城东南置故安县。②战国蜀邑,后属秦。在今四川

  • 窦垿

    1804—1865清云南罗平人,字子坫,一字子州,号兰泉。道光进士。官吏部主事、江西道监察御史。道光末,曾在京从唐鉴讲求程朱理学。主张严辨“天理”、“人欲”。在义、利问题上,认为“利之精处便是义;不义

  • 平准令

    官名。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始置,属大司农。掌平抑物价。东汉沿置,秩六百石,职掌有所变动,掌知物价,主练染,作采色。和帝时,改中准令。晋复旧称,隶少府。南朝宋避顺帝刘准名讳,改染署令。南齐复旧。北

  • 黔牟

    春秋时卫国国君。公元前696一前687年在位。名留。卫宣公之子。惠公四年(前696),左公子洩、右公子职作乱攻惠公。惠公奔齐国,两公子遂立他为君。即位十年(一作八年),齐襄公与宋、陈、蔡等国共同出兵伐

  • 序迁

    指官吏按资历和任内治行,循序进升官职和品级。明清地方官多由此而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