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历史知识>郡王

郡王

爵名。西晋以来,封王以郡为国。南朝梁始有郡王之称,所封诸王子均称郡王。始封郡王为正王,被封者唯皇帝之弟或子。嗣位为郡王者,则称嗣王。隋沿置。位在王下,从一品。唐定以封皇太子之子及异姓功臣,为九等爵第二等。从一品。唐五代后,分封甚滥。宋代定为十二等爵第三等,位在嗣王下,国公上。辽亦置,有中山郡王、广平郡王等名目,均以封皇室子侄。金置,正一品,食邑五千户,实封五百户。并封广平郡王。末年为防御蒙古,曾封地方武装首领十人为郡王,合称十郡王。元沿置,改从一品。明代为宗室封号,以封亲王嫡长子以外诸子。低于亲王一等。其府置官教授、舆膳各一人。清沿置,以封宗室,又称多罗郡王,位在亲王下,贝勒上。并封予蒙古贵族。

猜你喜欢

  • 王府长史司

    官署名。明代管理亲王府事务的机构。洪武三年(1370),始定亲王府官制,设王相府、参军府等。四年改参军府为参军司。九年又改参军司为长史司。十三年罢王相府后,升秩,总领王府庶务。长官为左、右长史,各一人

  • 营官

    官名。又称宗本。清代西藏地方官员统称。掌治居营寨藏民之政事。前、后藏共置营一百二十四处,每营设营官一人或二人,设二人者,僧、俗各一,共一百六十三人。有边营官、大营官、中营官、小营官之称。道光中增设曲木

  • 羽檄

    即羽书。汉代征召军队的一种文书,上插鸟羽以表示紧急,须尽快传递。《汉书·高帝纪》:“吾以羽檄征天下兵,未有至者。”颜师古注:“檄者,以木简为书,长尺二寸,用征召也。其有急事,则加以鸟羽插之,示速疾也。

  • 僧纲司都纲

    见“都纲”。

  • 漏刻科

    官署名。金代属司天台,掌漏刻(计时器),设二十五人。明清为钦天监所属机构。掌调壶漏,报时报更;遇祭祀、朝会、营建等,则择选吉日。设五官挈壶正、五官司晨、博士、天文生、阴阳生等,分掌各事。

  • 束综提花机

    织机名。用束综(或称线综)提花、素综织地纹的花楼纹织机。织造时需二人配合,一人坐于花楼上,根据“行话”,循悬挂于花楼上的花本,拽提脚子线,带动束综,进行提花,另一人坐于机前投梭织花。该织机最复杂、关键

  • 出蜡局提举司

    官署名。元延祐三年(1316)由出蜡局改置。秩从五品。隶工部诸色人匠总管府,掌出蜡铸造工匠。置提举、同提举、副提举各一员。

  • 擅兴律

    唐律第六篇名。即关于军队征调及工程兴建方面的刑法。如擅发兵士,兵士冒名顶替,临阵先逃,军需供应不及时;不上报而兴造(如修城筑堤),非法兴造,工程不如法定标准等,皆处以相应刑罚。共二十四条。三国魏已有此

  • 鄜延路

    北宋庆历元年(1041)分陕西路沿边地置鄜延路经略安抚使。治延州(后升延安府,治今延安市)。辖境相当今陕西宜君、黄龙、宜川等县以北,吴堡县及大里河、白于山以南地。熙宁后北部扩大。元丰中及宣和初曾置转运

  • 循德县

    唐武德四年(621)以阳德县改置,治今广西来宾县东南古郎山下。属柳州。后属严州。五代时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