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之盟
宋太宗继位后与赵普共同伪造的文件。据说,宋太祖母杜太后在建隆二年(961)病重时,曾召太祖和宰相赵普,立下遗嘱,以后周幼主(恭帝柴宗训)失国为鉴,命太祖传位于其弟赵匡义(后改光义),太祖表示遵命;由赵普起草誓书,藏金匮之中。开宝九年(976)太宗即位,未公布誓书。太祖长子德昭、次子德芳却相继被迫自杀或暴死。至太平兴国六年(981),始有发金匮得誓书之说,时赵普已为司徒兼侍中,且在普劝太宗传子不传弟(廷美)之后。其作伪实甚明显。
宋太宗继位后与赵普共同伪造的文件。据说,宋太祖母杜太后在建隆二年(961)病重时,曾召太祖和宰相赵普,立下遗嘱,以后周幼主(恭帝柴宗训)失国为鉴,命太祖传位于其弟赵匡义(后改光义),太祖表示遵命;由赵普起草誓书,藏金匮之中。开宝九年(976)太宗即位,未公布誓书。太祖长子德昭、次子德芳却相继被迫自杀或暴死。至太平兴国六年(981),始有发金匮得誓书之说,时赵普已为司徒兼侍中,且在普劝太宗传子不传弟(廷美)之后。其作伪实甚明显。
清宣统三年三月十七日(1911.4.15)由度支部与四国银行团订于北京。清政府为改革币制及兴办东三省实业,向英、美、德、法四国银行团借款一千万英镑,九五折实付,年息五厘,以东三省烟酒税、出产税、销场税
官名。十六国后赵石虎建武年间置,位在车骑将军之上。南朝梁天监七年(508)复置,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之首,在骠骑、车骑将军之上。陈因之,拟一品,比秩中二千石。
1422—1452明代蒙古可汗。元裔阿寨台吉之长子。或称为不花王、普化可汗。初与脱欢合作,宣德九年(1434)大败东蒙古太师阿鲁台。正统三年(1438)攻杀阿鲁台所立阿岱汗,同年被脱欢立为可汗,号岱总
1417—1482明福建宁德人,字季聪。正统进士。授刑科给事中,疏请减福建银场赋额,帝不纳,其后终因银场事激起闽变。景泰初迁都给事中,慷慨论天下事无所讳,与叶盛齐名。天顺元年(1457)以左佥都御史赈
1086—1157宋温州平阳(今属浙江)人,字德起。幼好学。政和进士。绍兴初,以赵鼎荐,为监察御史。后知湖州,以为虽与金通好,战御之备不可弛。至州,桧欲取羡余,并属以私事,他不尽从。两知成都府,颇有惠
汉武帝建元元年(前140),一说在元光元年(前134),举贤良方正,董仲舒应诏对策,共三篇,后称“天人三策”。文见《汉书·董仲舒传》。其内容是发挥先秦儒家思想,杂以阴阳五行之说,以“天人感应”为君权神
古西域地名。突厥语,意为五城。粟特语作Pandjikath,意亦同。初见于鄂尔浑突厥文碑,指唐北庭都护府一带。《旧唐书·地理志三》:金满,“胡故庭有五城,俗号‘五城之地’”。《突厥语大辞典》载五城为:
范(範)南朝陈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字法言。博涉经史,善诗文。太建中,为宣惠江夏王长史。后主即位,为都官尚书。与吏部尚书江总等亲昵,又与孔贵人结为兄妹,曲为后主文过饰非,特受宠爱。后主夺将帅之兵,
布于水中,用以炸毁水中目标或限制其行动的武器。明万历年间唐顺之编的《武编》记载一种叫水底雷的水中爆炸兵器,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操纵的拉索引爆水雷。万历十八年(1590)又制成一种更为先进的游击水雷,叫水
1843—1910清湖南宁乡人,字铁真。咸丰十年(1860)以诸生投军旅。光绪八年(1882)起在刘锦棠军中帮办营务,后保荐至陕西补用道。十年受刘锦棠嘱托至长沙参与集资刻印善书事业。愤洋人在内地日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