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2—1899清末山东泗水人,原名逢明。游民出身。光绪二十四年(1898)至长清习“神拳”,为当地义和拳重要首领。后退至茌平、平原一带,与禹城义和拳首领心诚和尚互为声援。次年率团众千余至平原县杠子
中国古代伦理观念。崇尚地位显贵者,亦即下敬上,臣恭于君之谓。《孟子·万章下》:“用下敬上,谓之贵贵。”
见“折漕”。
唐时室韦大都督。曾于贞元九年(793)、大和七年(833)、大和九年、开成元年(836)、开成四年五次朝唐。
战国时期墓葬群。位于河南郑州市东南郊二里岗。在七万多平方米的范围内探出墓葬五百余座,其中战国墓占百分之九十。1953—1954年发掘战国墓二百十二座。墓间平均距离2—4米,最近仅0.2米,但无相互打破
书名。明吴应箕辑。六卷。记天启、崇祯两朝阉祸始末。起自天启四年(1624)六月,终于崇祯二年(1629)。按年月编次,有纲有目。纲则将受阉党迫害降削诸人排列在前,附阉诸人擢升任用排列在后。目则叙参荐原
秦汉男子到一定年龄登记姓名于版籍,亦称占著名数。官府据此征发徭役。傅籍年龄各代不一,据《睡虎地秦墓竹简·编年纪》,秦人年十七即傅籍。《汉书·景帝纪》:前二年(前155),“令天下男子年二十始傅”。昭帝
①官名。先秦时天子封建诸侯、诸侯置卿大夫,卿大夫置侧室。《左传·桓公二年》:“卿置侧室。”杜预注:“侧室,众子也,得立此一官。”因是由宗族旁支充任,专管宗族事务,故名。②庶子。《左传·文公十二年》:“
1383—1417明宗室。太祖第二十二子。洪武二十四年(1391)封安王,永乐六年(1408)就藩平凉(今属甘肃)。卒谥惠。无子,封国除。
官名。南朝宋置,为广州、徐州刺史属官,主时节祠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