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简
清满洲正黄旗人,金佳氏。初隶内务府汉军。乾隆中授内务府笔帖式。乾隆三十七年(1772)迁至总管内务府大臣。曾监武英殿刻书,充四库馆副总裁,专司考核督催。又受命纂修《四库荟要》,改译辽金元三史地、人、官名,以三史国语解重加编次。后授工部尚书,疏浚卢沟桥水道,修葺明陵。五十七年调吏部尚书。卒后抬旗入满洲,赐姓。
清满洲正黄旗人,金佳氏。初隶内务府汉军。乾隆中授内务府笔帖式。乾隆三十七年(1772)迁至总管内务府大臣。曾监武英殿刻书,充四库馆副总裁,专司考核督催。又受命纂修《四库荟要》,改译辽金元三史地、人、官名,以三史国语解重加编次。后授工部尚书,疏浚卢沟桥水道,修葺明陵。五十七年调吏部尚书。卒后抬旗入满洲,赐姓。
官名。元代地方行政机构宣慰使司之职官。每司设一人,位宣慰使之下。协宣慰使掌司事。明清沿元旧称,始作为土官名号之一,武职。正四品。有自己所辖之土兵及地区。世袭,其承袭事隶兵部。参见“土官”。
明大同右卫(今山西大同西北)人。回族。幼由舍人从军,积功迁游击将军、参将。隆庆中,力御鞑靼扰边,擢大同镇副总兵。万历二十年(1592)受命赴宁夏讨哱拜,留镇延绥,又屡败鞑靼卜失兔部。二十五年,任备倭总
即“王自用”。
唐宝应元年(762)为避代宗名讳,以宿预县改名。治今江苏宿迁市东南废黄河东岸古城。北宋初移治今宿迁市西南废黄河西岸古城。金元光二年(1223)废。元至元十二年(1275)复置。明万历四年(1576)因
618—699唐洺州邯郸(今属河北)人。袭父爵邢国公。高宗时,累除卫尉卿。垂拱中,历春官尚书、益州长史,以老病致仕。万岁通天二年(697),契丹扰河北,起授滑州刺史。临行备陈治乱之要十余条,武后留为内
1662—1741法国人,字继宗。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随白晋来华,在江西传教。四十五年,来北京任法兰西外方耶稣会会长。著有《中华风俗志》、《人参考》等,并译朱熹《劝学篇》及《
官称别名。唐御史台置侍御史四人,以年资深者一人掌台内日常事务,名知杂事,称为杂端或台端,余三人称散端。杂端多以前行(吏部、兵部)郎官兼充。
1875—1905清末湖南新化人,原名显宿,字星台,号思黄。新化求实学堂肄业。光绪二十九年(1903)留学日本,入东京弘文学院师范科。同年参加拒俄义勇队。次年与黄兴等组织华兴会,参与筹划在湖南举行起义
1407—1472明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初名理,字元玉。宣德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正统时任侍讲,因*土木之变后建议南迁,获恶声,遂改名。景泰三年(1452)以左佥都御史主治黄河,开渠筑闸。因功
书名。金白朴撰。二卷。朴字仁甫,一字太素,号兰谷先生,真定(今河北正定)人,以度曲知名当世,代表作有《梧桐雨》、《墙头马上》。此集乃朴所作词。通行有《九金人集》本及《四印斋所刻词》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