铎舞
魏、晋、南北朝盛行舞蹈之一。铎,即大铃。舞时振铎鸣金,声和八音,身不虚动,手不徒举。晋时,傅玄曾作《铎舞曲》,歌词有《云门》、《咸池》、《韶舞》、《夏》、《濩》等五首。该舞多用于宴享,舞者人数无定,以振铎为节拍。隋唐时列入清商乐,不铎,改由踏地为拍,以手足相应为节。
魏、晋、南北朝盛行舞蹈之一。铎,即大铃。舞时振铎鸣金,声和八音,身不虚动,手不徒举。晋时,傅玄曾作《铎舞曲》,歌词有《云门》、《咸池》、《韶舞》、《夏》、《濩》等五首。该舞多用于宴享,舞者人数无定,以振铎为节拍。隋唐时列入清商乐,不铎,改由踏地为拍,以手足相应为节。
①(1823—1901)清安徽合肥人,本名章铜,字少荃,晚年自号仪叟。道光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得曾国藩赏识。咸丰三年(1853),回籍办团练,对抗捻军和太平军。八年至江西入曾国藩幕,襄办营务
雍正五年(1727)清政府代表策凌、四格、图理琛等与沙俄政府代表萨瓦订于波尔河畔布拉村。界约确定了中俄中段边界的走向:以恰克图和鄂尔怀图山之间的第一鄂博(界标)为起点,向东至额尔古纳河,往西抵沙宾达巴
南宋簿籍之一种,以保为单位,登记本保官户与民户的家产数额。
古西域国名。王治天山东兑虚谷,在今新疆阜康市一带。汉时属西域都护。西汉以后,并于车师后部。
书名。近人梁启超辑。三十二册,一百十二卷。梁氏认为二千年来中国封建社会“无政”,同文馆、江南制造局等编译的西书亦少言政者,为探讨西方资产阶级所以立国本末,推动维新变法运动,乃将有关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制度
书名。清胡林翼撰,严树森鉴定,阎敬铭等编。同治三年(1864)刊行。同治四年至五年由郑敦谨、曾国荃重编,增加材料近三倍,共八十六卷,六年刊行。1936年国学整理社改题为《胡文忠公全集》铅印。同年沈卓然
清代厄鲁特蒙古四部之一。原游牧于塔尔巴哈台及额尔齐斯河中游迤西。十七世纪三十年代,西迁至额济勒河(今俄罗斯伏尔加河)下游居留。乾隆三十六年(1771)不堪俄国压迫,在渥巴锡率领下举族东返,跋涉万里,历
西汉置。治今山东临清市东南。《元和郡县志》贝州临清县:贝丘“城内有丘高五丈,周回六十八步,城因此为名”。北齐移治今临清市东北,隋开皇六年(586)又移治今临清市东南。十六年改为清平县。自汉至北周,或属
为山区刀耕火种之地。唐宋时期曾在峡中等地盛行。春初斫山,众木尽蹶。至当种时,伺有雨候,则前一夕火之,借其灰以粪。明日雨作,乘热土下种。是一种粗放的耕作方式。
见“合零就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