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历史知识>长孙俭

长孙俭

492—569

北朝时河南洛阳人,本名庆明。鲜卑族。北魏末,从雍州刺史尔朱天光入陇右,赐爵索卢侯。夏州刺史宇文泰引为录事参军,参预谋策。从平侯莫陈悦。旋镇渭州。历夏州、西夏州刺史,总统三夏州诸军事。西魏攻取荆襄,授都督三荆等十二州诸军事、荆州刺史、东南道行台仆射。任内安抚各族,改革风俗,奖励农桑。西魏废帝二年(553)密陈攻取江陵(今湖北荆州)之策。江陵平,进爵昌宁公,拜大将军,移镇荆州,总管五十二州诸军事。北周初,拜小冢宰。保定四年(564)拜柱国。天和间,历峡州、夏州总管。卒于州。

猜你喜欢

  • 右侍伯中大夫

    官名。北周置。统所部禁军,负侍卫之责。正五命。亦省称右侍伯。宣政元年(578),苏慈自前侍伯中大夫迁此。

  • 石漆

    石油古名之一。始见于南朝梁刘昭注补晋司马彪《续汉书·郡国志》酒泉郡延寿县(今甘肃玉门东南)引晋张华《博物记》:“县南有山,石出泉水,大如筥��,注地为沟;其水有肥如煮肉卤,

  • 白棘城

    即“白芀城”。

  • 司寇院

    官署名。北宋开宝六年(973)改诸州马步院置,掌本州刑狱勘鞫之事,设司寇参军领之。太平兴国四年(979),改为司理院。

  • 议政王大臣会议

    又称国议。清初满族贵族参预国政之政治制度。始于清太祖努尔哈赤筹建后金政权之际,时特置议政大臣(即理政听讼大臣)五人佐理国事,与诸贝勒每五日集朝一次,协议国政,公断是非。天命七年(1622)后,实行八和

  • 完颜陈和尚

    1192—1232金丰州(今内蒙古呼和浩特东)人,女真族。原名彝,字良佐。父乞哥,同知阶州军事,对宋作战中败死。金宣宗时,年二十余,被蒙古军俘虏,年余后,还丰州省母,与兄斜烈渡河归金。斜烈行寿泗元帅府

  • 扬州十日

    顺治二年(1645),清军南下,四月十五日进围扬州。明督师史可法在外援断绝、军饷不济的危急情况下,率领扬州全城军民坚守孤城。二十五日城破,清军入城,对扬州人民进行持续十天的大屠杀。史称“扬州十日”。

  • 良贵

    孟子哲学术语。即最贵者,指仁义。清焦循《孟子正义》:“良贵犹云最贵”,“谓贵之善者也”。又云:富贵“不如仁义之良贵也”。《孟子·告子上》:“人人有贵在于己者,弗思耳。人之所贵者非良贵也。”认为人人都有

  • 大虔晃

    ?—871唐时渤海第十二代王。公元857—871年在位。大彝震弟。一次遣使朝唐,二次遣使入日本。

  • 逆风火药

    兵用火药。在火药成分中多加狼粪、艾肭、江豚油等物质,炸后风逆而愈劲。明以后一直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