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历史知识>高归彦

高归彦

约524—562

北齐勃海蓨县(今河北景县西)人,字仁美。高欢族弟。初为徐州刺史。寄情声色。天保元年(550)齐建国,封平秦王。以讨侯景有功,任领军大将军。领军加大,自此始。文宣帝死,杨愔辅立太子殷,谋诛常山王高演、长广王高湛,与之密议。乃佯从之,但即密告两王。演即帝位,以为司空兼尚书令。演死,又迎立湛,进位太傅,领司徒。威权震主,湛亦忌之,乃出为冀州刺史。后谋反,为其郎中令吕思礼告发。湛遂遣军擒杀之。

猜你喜欢

  • 貲赋

    见“九品混通”。

  • 刘拯

    ?—约1107北宋宣州南陵(今属安徽)人,字彦修。第进士。初知常熟县,有善政。绍圣初,为御史,劾范祖禹修神宗实录窜易增减,诬毁先帝。又论苏轼狂悖,请加重责。进右正言,累迁给事中。黜知濠州,改广州。以吏

  • 三刺

    古代审讯遇有疑狱,征求众人意见的制度。《周礼·秋官·小司寇》:“以三刺断庶民狱讼之中,一曰讯群臣,二曰讯群吏,三曰讯万民。”郑玄注:“刺,杀也。三讯罪定,则杀之。”

  • 姚察

    533—606南朝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西)人,字伯审。历仕梁、陈、隋三朝。梁末任原乡令、著作佐郎。在陈历任散骑侍郎、中书侍郎、秘书监领著作郎、吏部尚书等。入隋为秘书丞,撰梁、陈二史。博通典籍,善为文章

  • 纲目体

    史书体裁名。编年记事的一种形式。纲为提要,目为叙事,便于阅读。创始于南宋朱熹的《通鉴纲目》。其后元陈��著《通鉴续编》、明商辂著《通鉴纲目续编》,都属此体。此体以大字提要称

  • 奉常署

    官署名。清末典礼院所属机构。宣统三年(1911)设。掌亲行礼节、斋戒、阅祝版、赞引读祝各事,典守坛庙并兼理神乐署、和声署各乐舞事。置署长一人,佥事、录事并读祝官、赞礼郎等。

  • 三藏法师传

    即“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 富水县

    东汉置南新市县,西魏以县临富水改名,并置富水郡。治今湖北京山县东北。隋开皇初废郡存县,属安陆郡,唐属郢州。北宋乾德二年(964)省入京山县。

  • 波罗蜜多

    梵文Paramita的音译。略称“波罗蜜”。意译“度”或“到彼岸”。佛教名词。谓从世俗的生死“此岸”到达佛境的涅槃“彼岸”。后秦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卷十二,解释“波罗”为“彼岸”,“蜜”为“到”,“

  • 蒙古衙门

    官署名。清代特置管理蒙古事务之机构。崇德元年(1636)置,以承政为主官,又设参政等官佐之。三年以蒙古部落尽来归附,改置理藩院,遂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