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驱口所置的驱口。元代某些驱口可以有自己的产业,与本使主分居时也可以购卖驱口为自己服役。此类为驱口服役的驱口称重驱。购置重驱的驱口对重驱享有所有权,可以将他们释放为良。
我国自称格曼的僜人使用的一种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景颇语支。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林艺地区察隅县南端与印度接壤的地区,使用人口200多。以察隅县下察隅区巴安通乡穹村的格曼僜语为例,语音特点:有单辅音3
西夏城寨名。地在贺兰山西北。夏毅宗时期(1049—1067)所建,为西夏后方储粮之地,故名。
即“碎奚”(2351页)。
傈僳族对村寨的统称。指为一群血亲关系相近的人们共同体所居住的地方。解放前云南怒江等傈僳族地区在家族联合基础上形成的村寨组织。村寨名称往往以自然环境的特征、某种植物或人们的活动情况而定。规模大小不等,大
?—528即胡太后。北魏世宗宣武帝元恪之妃。安定临泾(今甘肃镇原南)人。司徒胡国珍女。初召入掖庭为承华世妇。永平三年(510),生皇子诩,进为充华嫔。延昌四年(515),孝明帝诩即位,尊为皇太妃,寻改
见“阿努达喇”(1224页)。
(? —1242或1241) 察合台汗国建立者。又译察阿歹、察哈台、察合带、茶合带、察干岱等。蒙古孛儿只斤氏。※成吉思汗次子。蒙古国建立后分封时,得8千民户。刚毅善战,屡建战功。太祖六年(1211),
书名。亦称《沈紫江广右军功录》。1卷。明唐顺之(字应德,一字义修,江苏武进人)撰。内容记录沈希仪(字唐佐,号紫江,广西贵县人,时为广西右江参将都督同知,世袭奉议卫指挥使)率军镇压永安(今蒙山)、义宁(
“钁里”,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抹里名。东钁里为应天皇太后※长宁宫下之一抹里。是宫下另有一抹里称“西钁里”。又,承天皇太后※崇德宫下有一※瓦里(由※籍没奴隶组成)径名“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