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书麟

书麟

?—1801

清朝将领。满洲镶黄旗W。高佳氏。大学士高晋子。乾隆二十三年(1758),授銮仪卫整仪尉。三十六年(1771),授西安副都统。因大金川索诺木(莎罗奔孙)诱杀革木什扎土司官,侵占其地,小金川僧桑格(泽旺子)进攻鄂克什及明正两土司,命为领队大臣,率兵随参赞大臣丰昇额进剿。力战不辍,克堡数十,功最。四十一年(1776),金川平。加等议叙,图形紫光阁,授广西提督。四十九年(1784),由兵部左侍郎授安徽巡抚。任内以漕粮、关税银赈济灾民,并请清厘荒地以益国课民情,颇有成效。五十一年,黄、运两河漫口,同两江总督李世杰等堵合、修治。同年,擢两江总督兼署江西巡抚。五十五年(1790),以瞻徇和失察等罪,发遣伊犁。后回总督任并兼署江宁织造和龙江关税务。五十九年(1794),兼署漕运总督。旋因徇庇两淮盐政,夺职。嘉庆元年(1796),署乌鲁木齐都统。四年,官吏部尚书。后调云贵总督,任内,举前督贪婪案,论如律;巡抚隐瞒灾情,褫其职;安抚有方,平息52个苗寨起事。五年,调湖广总督,同将军明亮等镇压川楚陕白莲教起义。卒于军。谥文勤。

猜你喜欢

  • 刀兴国

    ?—1733清雍正年间西双版纳各族反抗思普贪官的起义首领。傣族。原任西双版纳茶山土千户。因不满官府无休止的兵差、苛索及总兵李宗膺、普洱知府佟世荫肆意搜刮,于雍正十年(1732)三月,向普洱府据理力争,

  • 胡特勤

    见“彰信可汗”(2463页)。

  • 范蠡

    春秋末越国大夫。字少伯。原为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后仕越国为大夫。是越王勾践的心腹名臣,处事深谋远虑,有运筹帷幄之才。周敬王二十六年(前494),越在夫椒被吴所败,勾践被吴军困于会稽(今浙江绍兴),

  • 荆楚岁时记

    书名。梁代宗懔撰。1卷。古代记述岁时风俗的名著。按时序记录古荆楚地区节令风俗。自元日至除日,凡36事,如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正月七日为人日;立春,正月十五;二月八日,释氏下生之日,迦文成道之时。又如

  • 北京路

    金代地方行政建置。天眷元年(1138)以辽上京道改置,治北京路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东南)。辖大定、广宁、兴中,临潢4府、义州、瑞州、懿州、全州、锦州、兴州、泰州等7节镇州,利州、建州、庆州等3刺史

  • 泰维西

    见“阿克撒卡尔”(1235页)。

  • 防御使

    官名。唐初置于西北边镇。安史之乱时分设于中原军事要地,专掌军事,以刺史兼任。宋代为武将兼衔,非实职。辽南面官中有此职。西夏建国前党项首领李德明嗣定难军留后,于境内夏、银二州亦设此职,李元昊建国初废。至

  • 中英新订藏印条约

    1904年英军上校荣赫鹏强迫噶尔丹寺长罗生戛尔曾等签订非法的《拉萨条约》,遭到全国各族人民的坚决反对,清政府不予批准,为挽回主权,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派外务部右侍郎唐绍仪等赴印度加尔各答,与英专

  • 毕克齐

    ①即“笔写契”(1883页)。 ②地名。在今内蒙古土默特左旗。一说其名称源于明代从事文书、书记人员的称呼“笔写契”,因其住地得名。

  • 龙泉寺

    寺庙名。位于内蒙古喀喇沁锦山镇西北约3公里处。背靠狮子峰,殿宇依山而建,高低层迭呈三进三阶院落,前有山门,中有天王殿和东西两侧配殿。寺内有元代石碑二块,一为至元二十四年(1287)所立,记重修寺院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