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于頔

于頔

9—818

唐朝相臣。字允元。河南洛阳人。先世鲜卑于氏。始以荫补千牛,迁华阴尉。后以栎阳主簿摄监察御史,充入蕃使判官。迁司门员外郎、兼侍御史,为吐蕃计会使,时称其有出疆专对之能。历长安县令、驾部郎中。德宗(779—805年在位)时,出为湖州刺史,疏通南朝所开西湖,灌田3千顷,岁获粳稻蒲鱼之利,民赖以济,改苏州刺史,罢淫祠,浚沟浍,端路衢,为政有绩,然横暴已甚。迁大理卿、陕虢观察使,峻罚苛惩,官吏惴恐。贞元十四年(798),为襄州刺史,充山南东道节度使。次年,率兵赴唐州击吴少诚,收吴房、朗山县。广军籍、募士卒,扩充实力,有专横汉南之意。累迁检校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燕国公。后又擅总兵,据南阳。宪宗即位,削除藩镇势力,稍戒惧,愿以第四子于季友求尚永昌公主,获允。元和三年(808),归朝入觐,拜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八年(813),贬为恩王傅。后拜户部尚书(《旧唐书》为太子宾客)。十三年(818),致仕,改授太子宾客。郁愤而卒,赠太保,谥厉,后改谥思。

猜你喜欢

  • 斡泥

    哈尼族他称。元李京《云南志略》:“斡泥蛮,在临安西南五百里,巢居山林,极险。”在今红河州南部至元江一带。《元混一方舆胜览》临安道宣慰司载:“斡泥部归附后,合思他(陀)、伴溪、七溪三部立斡泥路……。”地

  • 难留城

    见“武落钟离山”(1289页)。

  • 永昌路

    元代行政区划名。隶甘肃等处行中书省。治所在今甘肃永昌县。唐为凉州,宋初为西凉府,景德(1004—1007)中并入西夏。元初为西凉府。世祖至元十五年(1278,一作十年),以永昌王宫殿所在,立永昌路。下

  • 元德

    西夏崇宗李乾顺年号。1119—1126年,凡8年。

  • 龙求儿

    明嘉靖年间苗民起义首领之一。参见“龙母叟”(495页)。

  • 亦孙哥

    见“也松格”(141页)。

  • 银牌

    ①契丹符契。圆形,尺寸不详,上方另有圆孔,可穿绳。镀金,缕刻契丹大字“” (意“朕”)。于内侍左承宣处收掌,用黑漆匣盛,每日于皇帝面前呈封一遍。国有紧急事,皇帝亲授使者,使者带于项下,

  • 回人佐领

    清代以居京维吾尔人编立的佐领。乾隆二十五年(1760)立,初编126人,后增至329人,初授白和卓(吐鲁番一封建领主之子,入京朝觐留居)任佐领,入内务府正白旗,居西长安门外宝月楼(今北京中南海南门新华

  • 噶伦

    原西藏地方政府主管官员。藏语音译。又译噶布伦,尊称为协卜拜和萨旺。※拉藏汗执政时已设,多由大贵族充任。清乾隆十六年(1751),废西藏郡王掌政制,设噶厦政府,任命噶伦4人(3俗1僧)主持之。其中设首席

  • 博巴

    藏语音译。藏族的自称。藏文作“bodpa”,意为“藏人”或“藏族”。此称自唐吐蕃时已有,初专指卫藏中之卫地人,即今拉萨地区为主的人,后逐渐泛指全体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