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亚泽王

亚泽王

吐蕃末代赞普※达磨之后裔。名赞丘德。纳卡德哇之子。初居今阿里,后率众移居亚泽地区(在今尼泊尔境),称亚泽王。在亚泽继续发展佛教。其后裔始终与卫藏保持政治及宗教关系。其孙曰乌麦曾为大昭寺建金顶。传至阿孜麦,放弃王位,赴萨迦寺出家,后又返回执政。传至十二世孙帕德麦时绝嗣,遂以今阿里区之普兰(即布让)迎吐蕃王族索南德王执政,改名布雅麦。其后裔仍与萨迦派保持联系。

猜你喜欢

  • 宇文孝伯

    544—579北周大臣。字胡王(一作胡三)。※宇文深子。其先为匈奴苗裔,后称鲜卑宇文氏。性沉正,好直言。武成元年(559),任宗师上士。次年,宇文邕即位,以少与邕同学,入为右侍上士。天和三年(568)

  • 沃沮城

    古地名。故址在今朝鲜咸镜南道咸兴(一说应在图们江流域附近)。汉武帝元封三年(前108)亡朝鲜,置玄菟等4郡,其为玄菟郡治所在。始元五年(前82),郡治迁高句骊县(治所在今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西南兴京老城

  • 噶尔弼平定西藏碑记

    刻石。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定西将军噶尔弼撰文并书。刻于拉萨布达拉东山崖上。碑末由噶尔弼及议政大臣伍格、云南鹤丽镇总兵官赵坤、四川永安协副将岳钟琪共同署名。碑文记述噶尔弼于康熙五十七年(1718)

  • 四方城遗址

    苗疆古迹。位于湖南保靖县龙溪的要坝。北面靠山,南临酉水,东西长1公里,南北宽半公里。1975年试掘,遗物出土有陶器:泥质绳纹灰陶缸、砖、瓦等,有战国铜戈、山字铜镜等铜器。城遗址高出酉水河面约50公尺。

  • 猛安谋克

    女真族在氏族社会未期形成的军事组织,后为女真社会军事、行政、生产合一的社会基层单位。一作明安穆昆。女真语“猛安”,意为千夫长;“谋克”,意为百夫长。习称猛安为千户,谋克为百户。女真族在由氏族制度向国家

  • 纳石失

    即“纳失失”(1268页)。

  • 旺林

    德昂族弦乐器之一。流行于云南潞西邦外等地。状似汉族三弦,由弦杆、弦耳、弦线、弦鼓四部分组成,弦用马尾捻成,用牛角削的薄片弹拨。多用于歌舞和宗教节日时伴奏。

  • 回子营

    即“回人佐领”(782页)。

  • 舒尔哈善

    ?—1826清朝将领。满洲镶白旗人。姓葛哲勒氏。嘉庆二年(1797),由吉林前锋委骁骑校,随署广州将军明亮等赴四川镇压白莲教起义,败义军于黄官岭沿江,赏戴花翎。四年,随参赞大臣德楞泰,俘义军首领龚文玉

  • 十三万户

    见“乌思藏十三万户”(35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