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仓洛门巴语

仓洛门巴语

也叫墨脱门巴语。门巴族使用的一种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主要分布在我国西藏自治区墨脱县境内,林芝县的东久地区也有少量分布。在国外,主要分布在不丹王国的东部。国内使用人口约5000,国外不详。仓洛门巴语有一定的方言差别,主要表现在语音和词汇方面。以墨脱县背崩门巴语为代表,语音特点是:有25个单辅音和3个复辅音。塞音、塞擦音、擦音不分清浊,塞擦音有舌尖前、卷舌、舌面前3套。有7个单元音,5个复元音,复元音以前响、真性为主要特点。有9个单辅音韵尾和3个复辅音韵尾,复辅音韵尾由鼻音和颤音后面带喉塞音构成。有高低两个声调,有区别词义的作用,但不大。有轻声,主要出现在虚词或词尾上,多音节词的末尾音节也常常读轻声。有连续变调现象,还有辅音脱落、同化、异化、替代和音节合并等音变现象。语法特点是虚词和词序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有形态,动词部分语法范畴用后缀表示。词类分名词、量词、数词、代词、动词、形容词、副词、连词、助词、叹词10类。在各词后加后缀表示复数。数词采用20进位制,如表示30,则用1个20加10,60用3个20,90用4个20加10。量词很不丰富,数词与量词结合的次序是量词在前,数词在后。数词可不和量词结合单独修饰名词或动词。人称代词有单数、双数和多数,第三人称代词有常称与憎称的区别。人称代词还有普通格和所有格的区别。动词包括判断、存在、行为3类。行为动词有体和式两种语法范畴。体分未行体、进行体、将来进行体、已行体、完成进行体5类。结构助词不丰富。基本语序是主一宾一谓,名词、代词作定语在中心词前,形容词、数词、数量词作定语在中心词后,状语在谓语前。词汇主要单音节词及由单节词根合成的复词构成。借词主要来源于藏语和汉语,藏语借词约占词汇的30%以上。有一定数量加词头、词尾构成的双音节或多音词。词汇合成的方式有并列、主谓、偏正、宾动等。

猜你喜欢

  • 乌珠留若鞮单于

    ?——13汉代匈奴单于。挛鞮氏。名囊知牙斯。※呼韩邪单于子。※车牙单于弟。先任右贤王。后任左贤王。成帝绥和元年(前8年),兄死,嗣单于位。先后遣子右股奴王乌鞮牙斯、左於駼仇掸王稽留昆入侍汉。哀帝建平二

  • 那斯昂库

    兽皮帐篷。赫哲语音译。又称“按塔安口”。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是赫哲族旧时冬季外出捕鱼、狩猎用兽皮围成的一种临时住所。解放后被布帐篷取代。

  • 赵信

    西汉时匈奴王。原为匈奴小王,曾于军臣单于(前161—前126年在位)时任国相。汉武帝元光四年(前131)降汉,封之为翕侯。元朔六年(前123),随大将军卫青出塞击匈奴,为前将军。独遇单于军,兵败,士兵

  • 完颜王祥

    见“耶律王祥”(1307页)。

  • 噶伦传

    书名。清代藏族编年体历史著作。朵喀·才仁旺杰著。成书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以拉萨藏文本刻版传世,现有汉文译本。内容记述18世纪初期及稍前西藏重大历史事件、人物、宗教活动等,其中对雍正五年(172

  • 扎木禅

    ?—1775清代阿尔泰乌梁海人。清三等信勇公玛木特孙。初隶准噶尔部扎哈沁鄂拓克。乾隆十九年(1754),随祖玛木特内附。二十一年(1756)春,奉命袭祖爵,并从北路将军哈达哈讨叛附阿睦尔撒纳之乌梁海人

  • 过节

    高句骊国官号。其名仅见于《新唐书》,为高句骊国十二级“大官”中的第十级。位于※“小使者”之下,“先人”之上(《北史》、《周书》所列之十二级大官中不见此称)。与诸官分掌内外诸事。

  • 海陵郡王

    见“完颜亮”(1145页)。

  • 活颉利发

    参见“菩萨”(1989页)。

  • 古儿勤

    中国古代北方部落名。札剌儿部分支之一。参见“札剌儿”(4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