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伊勒慎

伊勒慎

1566—1645

清初官员。满洲镶黄旗人。姓费莫氏。世居萨齐库。因乌喇部攻萨齐库,率所属6部归附,授骑都尉世职。因从征有功,加三等轻车都尉。又以沙岭战功,加二等轻车都尉。后金天聪五年(1631),奉命驻守海州,密防御,严侦缉,设游哨,追获大量人户及舟舰器械。七年,从征旅顺口,因功加一等轻车都尉。清崇德元年(1636),晋三等男。于辽河沿岸立营寨,迁移近边居民,率将士设伏河口,使明军不敢进犯。四年(1639),以坐视索伦部首领博木博果尔率众逃跑,革职籍家。六年底,镶红旗大臣劾其防守海口时,托言祭天,苛敛兵丁财物,私造浮图等,论罚。八年复镇守海州。顺治元年(1644),命为牛庄城守官,次年卒。

猜你喜欢

  • 抛绣球

    壮、布依等族青年男女间的文娱与社交活动。亦称“丢糠包”,古称“飞”。每年农历春节、三月三、歌圩或“浪沼”期间举行。绣球由姑娘们用彩绸或花布缝制,呈圆形、椭圆形或方形、菱形;内塞米糠、沙

  • 土家语

    我国土家族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关于语支问题,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属彝语支,一种认为成立土家语支。分布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永顺、龙山、保靖、古丈、泸溪,湖北省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

  • 高阙塞遗址

    战国时期赵国要塞遗址。在今内蒙古杭锦后旗西东北。战国赵武灵王时(前326—前299)筑。下有长城与山相连,至此中断,形成阙口,故名。阙口有城名高阙戍,置重兵防守塞道。汉元朔四年(前125),卫青将兵1

  • 三足城

    古城名。吐谷浑所筑。《太平寰宇记》卷154载:“三足城皆吐谷浑昔有此地时所筑”。故址在今甘肃临潭县东新城一带。属洮州。

  • 段忠国

    一误作段国忠,即“段俭魏”(1698页)。

  • 竹屯卫

    见“筑屯卫”(2235页)。

  • 中山王兆域图铜板

    战国时期中山国国王陵园葬域平面示意图。中山王生前命相邦司马赒主持建造王陵,事先将设计平面图制成此铜板。铜板长94厘米、宽48厘米、厚约1厘米。其背面有一对铺首,正面是一

  • 智诚洞碑

    唐代壮族摩崖石刻碑铭。唐韦敬辨撰。敬辨澄州(今广西上林县)人,壮族。为其任廖州(今广西上林等地)刺史时所撰。碑高164厘米,宽79厘米。碑文从右到左竖刻,凡24行,首行42字,末行32字,余为47字,

  • 杨公熙

    南北朝时期仇池杨氏宗室、北魏官员。后仇池国君主※杨难当幼子杨小眼之子。祖难当归附北魏。父袭爵为武都公,拜天水太守。父卒,袭爵,任员外常侍。正光(520—525)中,以仇池、武兴氐屡起兵抗魏,断魏粮运,

  • 瓦氏夫人墓碑

    壮族抗倭英雄瓦氏之墓碑。清嘉庆十年(1805)岑某立。原碑在今广西田阳县田州镇那兰村那斗屯附近。碑文中央阴刻竖行正字:“前明嘉靖特封淑人岑门十六世祖妃妣瓦氏太君之墓”。是碑为研究壮族民族英雄瓦氏夫人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