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布
珞巴族博嘎尔部落方言音译,意为“分支”、“派生”。旧时珞巴族社会等级名称。其地位比※麦德、※麦让低,但比※涅巴高。当涅巴积有财产,支付一定的赎身费,或愿意定期交付一定的实物,就能从主人家分立出去,获得某种程度的人身自由,变成伍布。有些在主人家出生或繁衍数代,地位有所提高的奴隶,亦属这一等级。有自己的独立经济,但还负有支持、保护原有主人的义务。其子女的人身,还部分属于主人所有。富裕的伍布还可以占有奴隶。
珞巴族博嘎尔部落方言音译,意为“分支”、“派生”。旧时珞巴族社会等级名称。其地位比※麦德、※麦让低,但比※涅巴高。当涅巴积有财产,支付一定的赎身费,或愿意定期交付一定的实物,就能从主人家分立出去,获得某种程度的人身自由,变成伍布。有些在主人家出生或繁衍数代,地位有所提高的奴隶,亦属这一等级。有自己的独立经济,但还负有支持、保护原有主人的义务。其子女的人身,还部分属于主人所有。富裕的伍布还可以占有奴隶。
参见“里”(1080页)。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当济尔马台河源。东至奎屯岭接本部中前旗界,西至察罕苏木接本部中右翼末旗界,南至呼济尔图接赛音诺颜旗界,北至齐齐尔里克河接札牙班第达呼图克图界。不划分佐领。会盟于齐齐尔里克盟。首任
见“罗”(1414页)。
1281—1359元朝大臣。河西唐兀氏。高睿之子。元大德六年(1302),由丞相哈剌哈孙答剌罕举荐,入备宿卫。仕成宗、武宗、仁宗,先后任中书舍人、宗正府郎中、佥河南廉访司事。延祐初,拜监察御史,以言事
见“恰克拉”(1725页)。
书名。全名《天方典礼择要解》。清代回族学者※刘智撰。成书于康熙年间(1662—1722)。20卷。前附《采辑经书目》82种。内容分两大部分:前4卷,以《原教篇》开宗,简介伊斯兰教的历史和道统,以阐述“
中共晋绥边区委员会和大青山骑兵支队创办的报纸。1940年创刊,八开,油印,不定期。周沛然、李克全、张海等负责编辑、刻板印刷和发行。内容主要为向绥远敌占区的人民群众和抗日根据地军民进行抗日宣传。对宣传中
蒙古语音译。又作“别”、“伯”、“毕”、“卑”。源于突厥语,意为“贵人”、“官人”。《元史语解》卷8:“伯克,回回官名”。唐代汉译“匐”,近代音译“伯克”。《元朝秘史》释作“官名”,据《秘史》,在蒙古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瓦里(由※籍没奴隶组成)名。辽,置12宫1府,下皆设瓦里。滂为承天皇太后※崇德宫下之一瓦里。又,辽圣宗※兴圣宫下有一※石烈(相当于“县”或“乡”)名“
清代新疆乌什军政长官。乾隆二十四年(1759)置。驻乌什。三十年(1765),迁喀什噶尔参赞大臣、帮办大臣来驻,改称乌什参赞大臣。五十二年(1787)复旧制。衙署有章京2员、笔帖式2员、委笔帖式4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