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余氏宗谱

余氏宗谱

又称合肥余氏宗谱。党项后裔家谱。元代党项人余阙后人修。最后一次为1930年修,1931年刊印。木刻本,共27卷,每卷1册,包括卷首上、下两卷,谱系25卷。今存卷首上,卷1至卷6、卷20至卷25。卷首重印清康熙甲戌年(1694)武英殿大学士、太傅兼吏部尚书李天馥的序,知明代已有宗谱。每页版口都印有“武威郡”3字,以示祖籍。纵观每页5世一提,9世再提,依次为13—17世,17—21世,有条不紊,次第分明;横看大宗在前,小支在后,一目了然。保留了从元代至现代600多年合肥党项族余氏后裔主要支系的传承关系。和《洪涛山余氏宗谱》互为补充,是研究党项族后期历史和民族消亡的重要资料。现藏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

猜你喜欢

  • 恨基热

    西藏珞巴族苏龙为奴隶主所服徭役之一。珞巴语苏龙方言音译,“恨”意为“树草”、“庄稼”,“基”意为“砍伐”、“收割”。专指服农业开耕、收割的人役。由男女各投役若干天。期间由主人供食。收割季节需向主人赠送

  • 窝稽部

    见“窝集部”(2297页)。

  • 弊剌

    参见“駮马”(1782页)。

  • 默啜

    ? —716唐代后突厥汗国可汗。又作默咄、墨啜、斩啜。名瓌。阿史那氏。天授二年(691),兄※颉跌利施可汗骨咄禄病卒,以侄默棘连幼弱,遂自立为可汗。鄂尔浑突厥文碑称作阿波干可汗。长寿二年(693),为

  • 黑台吉

    见“铁背台吉”(1899页)。

  • 肇州

    金、元地方政区名。①金太宗天会八年(1130)置,隶上京会宁府。因金太祖胜辽兵、“肇基王绩于此”,故名。治所在今黑龙江省肇源县超等乡吐什吐村(或作望海屯旧址),亦说在该省肇州县东南第一松花江北岸八里城

  • 五路

    见“兀鲁”(107页)。

  • 十七条协议

    全称《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因共有17项条款,故名。由中央人民政府以李维汉为首的4名全权代表,和西藏地方政府阿沛·阿旺晋美为首的5名全权代表于1951年5月23日在北

  • 碎字

    元代印活字版西夏文佛经时对活字的称呼。

  • 唐公廉

    清初湖广石梁土官。土家族。石梁(在今湖北五峰县西南)安抚使※唐承祖子。初任下洞长官司长官,后袭父职为石梁安抚使。因与容美(今湖北鹤峰县)宣慰使田舜年有隙,被杀。石梁安抚使之职被田焜如夺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