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侾黎

侾黎

黎族一支系。“侾”是黎语汉译,意为“住在外围地区的人”。《广东新语》:“与生黎近者为三差黎,与民近者为四差黎”,均属其次分支。是黎族人口最多,分布最广的一个支系,主要分布在乐东、崖县、陵水、东方、昌江及白沙等县的部分地区,其中以海南岛南部比较集中。由于居地较接近汉族地区,常与汉人互市,接受汉族影响较多,主要种植水田,一些地区较早便学会栽双季稻,此外还种植花生、胡麻、甘蔗、槟榔、椰子等经济作物。男子习惯结发于前额,上穿短袖无扣衣,下着以梯形和长方形构成的腰布;妇女多结发垂于脖子,上衣宽大,穿短桶裙。近代以来,妇女纹面纹身不如别的支系普遍;与汉族杂居和离汉地较近的一些男子还穿汉式服装。到解放前夕,其保留的民族特色不如别的支系典型。

猜你喜欢

  • 乞伏司繁

    ?—376十六国时期鲜卑乞伏部首领。陇西鲜卑人。西秦建立者※乞伏国仁之父。先世居苑川(今甘肃榆中县东北)。约东晋咸和四年(329),父傉大寒卒,嗣为首领,率部迁于度坚山。咸安元年(371),为前秦苻坚

  • 室建河

    即“望建河”(2096页)。

  • 纥石烈部

    辽、金时女真诸部族之一。下辖三十个分部。详见“纥石烈”(945页)。

  • 移辇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抹里名。属天祚皇帝※永昌宫。

  • 金章宗

    见“完颜璟”(1148页)。

  • 票照

    清代发给旅蒙商的经营执照。清政府对旅蒙贸易,实行严格监督管理。康熙三十五年(1696),平定准噶尔部噶尔丹后,废除明朝的“马市”,在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张家口、多伦诺尔(治今内蒙古多伦县)等地设立对

  • 乙室钵

    即“乙失钵”(4页)。

  • 献冰日

    青海互助等地土族民间节日。每年夏历十二月初八举行。届时人们呜鸣即起,到河边背取冰块置于庭院屋檐下、房内柜上、大门口、田边地头、粪堆等处。男女老少皆食用冰水做的豆面油搅团(散饭)。并将第一碗搅团献于堂屋

  • 阿史那忠碑

    全名“大唐故右骁卫大将军薛国贞公阿史那府君之碑”。上元二年(675)立。原在陕西醴原县北20里,昭陵南10里。碑已佚。文存岑仲勉《突厥集史》下册。※阿史那忠(610—675)为唐朝突厥将领,征伐西域、

  • 俄尔吞

    见“鄂伦春族”(205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