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内蒙古人民革命军

内蒙古人民革命军

内蒙古人民革命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决定建立内蒙古人民革命军。在李裕智、王秉璋、奎壁与赵世炎等人商议,向白云梯提出组军。派人赴乌兰察布,察哈尔土默特动员蒙古青壮年农牧民到包头参军。于1926年6月在包头正式建立,以旺丹尼玛为总司令,李裕智为副司令,以3个旅的编制,两千余人。在原“蒙旗民兵训练处”的基础上,创办了“内蒙古军官学校”。中共党员王秉璋任校长,招收各盟旗革命青年120余人入学,吸收包头的哥老会武装,使革命军得到扩大。白云梯见内蒙古人民革命军扩大,乘内蒙古人民革命军向西转移时,1926年秋采取请客吃饭,酒中投毒,暗杀了旺丹尼玛司令,自任司令,任命包悦卿为骑兵第一旅旅长兼前敌总指挥。夺取王秉璋在内蒙古军官学校校长之职。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李裕智等率领内蒙古人民革命军到陕西与宁夏军阀马鸿逵遭遇,发生潼关之战,败返回包头。7月李裕智逮捕了白云梯,送到乌兰巴托交内蒙古人民革命党特别会议处理。在会上批判了白云梯的错误,撒消其党内领导职务,选举了新的中央领导机构。确定白云梯留在蒙古,但蒙古人民革命党书记丹姆巴道尔吉私自用汽车偷偷地将白云梯送走,而对新的中央领导迟迟不签证。9月,白云梯回到宁夏,封锁了乌兰巴托会议精神。这时在伊克昭盟的锡尼喇嘛十二团遭到陕北军阀井岳秀和伊克昭盟封建王公军队的进攻,告急求援。李裕智率兵前往支援,白云梯派包悦卿、桐光远前往,经过战斗而解围。白云梯、包悦卿叛变,杀害李裕智,从宁夏派“中央”代表,把内蒙古人民革命的红星臂章换成“青天白日”国民党臂章。

猜你喜欢

  • 钟全

    ?—1234宋末畲族起义首领。畲族,江西赣州人。宋宝庆元年(1225),于赣州率畲、汉族起义军,响应以汉族义军首领陈三枪为首的起义队伍,活动于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区,利用有利地形,采取灵活战术,抗击官

  • 尕尕

    土族他称。蒙古族对土族的称谓。即鞑靼。参见“土族”(63页)。

  • 瓜步山

    山名。即今江苏六合县东南瓜埠山。南临大江,南北朝时为鲜卑与汉族统治者争夺的军事要地。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450),世祖太武帝拓跋焘大举攻宋,率军至此,凿山为盘道,设毡殿,隔江威胁宋都建康(今南京)。同

  • 精夫

    古代南方一些少数民族对其酋长或首领的称谓。据《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汉代长沙武陵蛮“名渠帅曰精夫”。建武二十三年(47年),武陵蛮精夫相单程曾据险隘起事,攻郡县。后为汉伏波将军马援所败,归降。

  • 诺苏泼

    部分彝族的自称。彝语音译。意为“尚黑、众多而强大的人群”。集中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及雅安地区的汉源、石棉;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九龙、泸定,泸州市的叙永、古蔺;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丽江地区的宁蒗、永胜、华坪

  • 阿尔巴布伯克

    清代新疆维吾尔族地方官名。又称“阿尔巴卜伯克”。维吾尔语。职司摊派差役,催收赋税等事务。乾隆二十四年(1759)分别定为六、七品不等。光绪十三年(1887)废。参见“伯克制度”(1091页)。

  • 渐将王

    匈奴官名。分左右。是单于重要辅臣,为※“六角”之一。位在左右温禺鞮王之下,多由单于子弟充任,依次第也可承袭单于位。晋代作渐尚王,为十六王之一,位在左右於陆王之下,左右朔方王之上。

  • 丰王

    金封爵,次国一字王号。金太祖子完颜乌烈、太宗子完颜宗美、世宗孙完颜珣(宣宗)等先后受封。天会十三年(1132),熙宗继立,追尊其父完颜宗峻为景宣皇帝,及海陵弑立,降熙宗为东昏王,降宗峻为丰王。

  • 阿裕锡哩达喇

    见“爱猷识理达腊”(1899页)。

  • 甲喇章京

    见“甲喇额真”(55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