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冒顿单于

冒顿单于

?—前174

秦末汉初匈奴单于。挛鞮氏。※头曼单于太子,因父宠幼子,欲废之,使质于月氏,后逃归,为万骑长。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杀父自立,并尽杀后母、弟及诸臣之不从者。制刑立法,整顿部众,封设左右屠耆王(贤王)、谷蠡王等24长,立课敛,建奴隶制国家政权,“控弦之士三十余万”,势力日益强大。遂乘中原楚、汉相争之机,连续发动对外战争,东灭东胡,西逐月氏,并夺取楼兰、乌孙、呼揭等26国地,北服丁零、浑瘐、屈射、鬲昆、薪犁,南降楼烦、白羊,统一大漠南北,并进占“河南地”(今内蒙古河套南伊克昭盟一带)。西汉初,乘中原疲于兵革,无力御边之机,屡南下侵扰燕、代等地,甚而越塞深入至朝那、肤施(今陕北与陇东一带),对西汉王朝形成严重威胁。汉高帝七年(公元前200),以精兵40万围困高帝刘邦于白登山(今山西大同东北)达7日之久。九年(公元前198),迫使汉帝采取和亲之策,嫁公主,赠财物,开关市,与之约为兄弟,后仍不断扰犯代郡、雁门、云中等地。至汉文帝(公元前180—前153)初年,与汉关系始稍缓和,互致书,复和亲。文帝六年(公元前174),卒,在位36年。

猜你喜欢

  • 敖尔布

    即“鄂尔布”(2049页)。

  • 领司奔

    明代乌思藏地名。“领司奔”,为“仁蚌宗”之异译,即今西藏仁布。永乐十四年(1416),明中央政府于其地置※领司奔寨行都指挥使司。参见(2076页)。

  • 上党国记

    书名。晋太兴二年(319),上党武乡(治今山西榆社县西北社城)羯人石勒自称赵王,建赵国,史称后赵,为十六国之一。建国后,勒命记室佐明楷、程阴、徐机等撰《上党国记》,记赵国兴起及石勒诸事。以赵国兴起于上

  • 玛哈巴拉

    清朝蒙古王公。喀喇沁部人。乌梁罕(兀良哈)氏。元臣济拉玛(又作者勒篾)后裔,齐齐克长子。乾隆四十年(1775),年虽幼以才堪造就,加恩赐公品级,袭札萨克一等塔布囊。五十一年(1786),尚乡君,封额驸

  • 杨国

    ?—356东晋时前仇池国君主。略阳清水(今甘肃清水县西北)氐人。※杨初之子。东晋永和三年(347),受晋封为镇东将军、武都太守。十一年(355),父被族叔杨宋奴遣梁式王杀后,率众诛宋奴及梁式王,自立为

  • 宣徽院

    官署名。源于唐代,设南北院使,以宦官担任,总领宫内诸司及三班内侍的名籍和郊祀、朝会、宴飨、供帐等事宜。五代和北宋因之,由大臣充院使,常以枢密院官兼任。南宋废置。辽、夏、金、元复置。辽朝北面官中置宣徽北

  • 共食牺牲团

    旧时台湾高山族泰雅人一种社会组织。多以村落为单位,也有由若干村落组成。他们把结婚和离婚视为不净,把私通、盗窃、杀伤等违反禁忌的行为视作不祥,故婚家和犯罪者要将一定财物如珠裙、火枪等交给族人换取猪以作牺

  • 勐廷瑞

    明代云南顺宁府土官。又作猛廷瑞。蒲人(布朗族)。万历(1573—1619)中,明参将吴显忠向其索财不遂,诬告于巡抚陈用宾。遂以其婿奉学倚其势力与兄奉赧(赦)构兵为由,诬以助恶,遣兵入寨,袭执之,并改顺

  • 东魏孝静帝

    见“元善见”(238页)。

  • 阿会部

    唐代奚(又作库莫奚)族部落名。一作阿荟部。原为一氏族,据《周书》称,奚族早期有五部,“有阿会氏者,最为豪帅,五部皆受其节度。”入唐,发展为部落。活动于饶乐水(今西辽河上游西喇木伦河)南部一带。唐太宗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