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努素甫别克·沙依克斯拉木

努素甫别克·沙依克斯拉木

1857—1937

新疆哈萨克族诗人。幼年就读于宗教学校,接受旧式教育。成年时前往布哈拉继续深造,毕业后从事文学创作,并研究东方古典文学、民间文学和语言。曾精读费尔多西、尼扎米、纳瓦依、加米、福祖利、玛甫尤尼、萨迪等的著作,接受过阿拜的教育,游历过阿拉伯、波斯、土耳其等国,拜见著名诗人和歌手布尔江,通晓阿拉伯语、波斯语、俄语和察哈台语。许多广泛流传于民间的优秀长诗,如《吉别克姑娘》、《英雄纳扎尔与别克蒂》、《谢力札特》、《哈尔嘎的痛苦》和《鹦鹉故事九十章》、《痛苦与忧愁》等,都经其加工整理出版,在伊犁、阿勒泰、塔城等地广为流传。

猜你喜欢

  • 阿敦达

    清代官名。满语音译,“阿敦”意为“牧群、马群”,“达”意为“头目”、“首领”,即是管马群的头目,汉译“牧长”。是太仆寺、上驷院及旗王府所置的官员,掌放牧、繁衍、训练马匹等事。从六品。

  • 少宁国公主

    参见“小宁国公主” (152页)。

  • 达音布

    ?—1623清初将领。满洲正白旗人。他塔喇氏。世居札库木地方。天命三年(1618),归附后金,任佐领。随太祖努尔哈赤征伐,为前锋,以功授骑都尉世职。六年(1621),随军征明,累功晋三等总兵官。八年,

  • 察罕格根

    见“棍噶札勒参”(2165页)。

  • 合榔

    见“门款”(135页)。

  • 借作

    阿昌语音译,意为“好儿子”。旧时云南阿昌族地区对村社头人的称谓。原为农村公社时期村寨首领,由村社成员共同推举有办事能力和尽心尽力为村社成员服务的人担当,故名“好儿子”。主要职责是主持村社定期分配耕地,

  • 转山会

    旧时藏族宗教及民俗活动之一。流行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地区。每年夏历四月八日举行。每逢春播结束,藏族和其他族人民,身着华丽的民族服装,带上帐蓬、山货、药材和其它土特产品,赶着车汇集于跑马山及折多河畔

  • 乌什

    即“倭赤”(1888页)。

  • 淹滞水

    即“掩※㴲水”(2037页)。

  • 速不台

    1176—1248蒙古国大将。又译雪不台、速别额台,速不䚟等。兀良哈氏。哈班次子。骁勇善骑射,享“把阿秃儿”(勇士)称号。与铁木真(成吉思汗)五代世交。初以质子侍铁木真,任百户长。宋嘉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