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古代蒙古汗统大黄史

古代蒙古汗统大黄史

蒙文史籍。音译《沙拉·图吉》,简称《大黄史》、《黄史》、《蒙古黄史》。学术界对其作者说法不一,一说为喀尔喀台吉图巴,一说为善巴达尔·绰克图·阿海,又一说为鄂尔多斯部的图巴济农。约成书于清崇德八年至康熙元年(1643—1662),晚于※《蒙古黄金史纲》,早于※《蒙古源流》。有的抄本经后人夹注和增补,增补于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原抄本不分篇章,开头简略叙述佛教传统的宇宙观及印度、西藏诸王简史,续以成吉思汗及其继承人的历史,然后较系统地叙述了明代蒙古的历史,详细记载了达延汗第十一子格哷森扎后裔世系及其史略。书中还详尽地记述了东蒙古六万户及四卫拉特的起源、世系。作者采用了《蒙古秘史》、《蒙古黄金史纲》、《达赖喇嘛布教之〈贤者喜宴〉史》、《青史》等蒙藏文史料。它是研究明代蒙古各部,特别是喀尔喀历史的重要文献,并为研究早期蒙藏关系史提供了若干新资料。书中所列的喀尔喀女贵族系谱是仅见于此书的珍贵资料。至今发现有4种抄本,1891年俄国拉德洛夫从鄂尔浑带回一部无标题抄本,被称为《拉德洛夫史》;此后俄国波滋德涅耶夫又发现两部抄本,其中一部有书的全名,以上3种抄本分别收藏于前苏联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和列宁格勒大学东方系图书馆;第四种抄本得自喀尔喀蒙古板申图寺内,收藏于蒙古国国立图书馆,书名《成吉思汗史》,被认为是一部较早的抄本,更多地保留了原书的面貌。1957年,前苏联学者沙斯金娜将其译成俄文并加注释和研究论文在莫斯科出版。1959年,德国学者海西希将乌兰巴托抄本影印刊布于威斯巴登。1983年,内蒙古学者乌力吉图将4种抄本进行校勘研究后在北京民族出版社出版蒙文排印本,又于1986年将汉译刊载于《蒙古史研究》第二辑。国内外还发表了一系列研究论著。

猜你喜欢

  • 吸烈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瓦里(由※籍没奴隶组成)名。终辽之世,共置十二宫一府,十二宫皆设有瓦里。吸烈为辽世宗※积庆宫下之一瓦里。

  • 豆卢革

    ?—927五代后唐大臣。先世为鲜卑慕容氏,后改豆卢氏(卢氏)。唐同州刺史豆卢籍之孙,舒州刺史豆卢瓒子。唐末战乱,避居中山等地。唐亡,为太原王王处直书记。天祐末,李存勖将建后唐,以出身名门,征拜行台左丞

  • 开秧节

    参见“牛皇节”(358页)。

  • 喀尔喀右翼旗

    见“喀尔喀右翼部”(2208页)。

  • 阿旺久占

    见“赤成仁钦”(1013页)。

  • 烧饭

    流行于契丹、女真、蒙古民族中的祭祀习俗。即祭毕将祭祀所用酒食烧掉。契丹称烧饭日作“热节”。《契丹国志》称:皇帝“既死,则设大穹庐,铸金为像,朔望节辰忌日,辄致祭,筑台高丈余,以盆焚食,谓之烧饭。”女真

  • 回纥州府

    唐代前期在回纥地区建立的羁縻州、羁縻都督府简称。贞观二十年(646),唐以回纥首领吐迷度率诸部破薛延陀多弥可汗,奄有其地,遣使入贡,纳其归附。次年,诏以回纥为瀚海府(今蒙古朱尔马台河畔)、仆骨为金微府

  • 各吉八合

    ?—1429明代云南永宁土官。纳西族(一说普米族)。永宁土知州卜都各吉子。建文年间 (1399—1402),父卒,袭知州职。永乐三年(1405)十二月,率香罗、革甸、瓦鲁之、剌次和等4处西番(今普米族

  • 按札儿

    蒙古国将领。又译按察儿、阿察儿。克烈土别干氏。初随成吉思汗征金,继从国王木华黎,任探马赤五部前锋都元帅之一,转战于燕南、河北、山东、山西等地。太祖十四年(1219),降河中府。木华黎北还后,任前锋总帅

  • 撞丁

    南宋壮族兵丁称谓。亦称撞军。《续资治通鉴》卷110提及:绍兴二年(1132)闰四月,“会张宪与撞军统制王经皆至, (杨)再兴屡战,又杀(岳)飞之弟翻”。证明当时“撞军”曾隶属于岳飞部。又李曾伯《可斋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