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哈剌和林

哈剌和林

蒙古国都城。又译喀拉和林,简称和林。城西有哈剌和林河,因以名城。一说得名于鄂尔浑河发源之哈剌和林山。另说“哈剌”意为“黑”,“和林”即“库伦”,意为“营帐”,即“黑帐”。太祖十五年(1220)始建都于此。太宗七年(1235)修筑城垣,建造以“万安宫”为中心的宫殿。城周约12里。于城北70里建迦坚茶寒殿,距城30里又营图苏胡迎驾殿。至宪宗时,已颇具规模,据来访法国使臣卢布鲁克著《东游记》载,城内有两个居民区,一为各族商人聚居的回回区,一为汉族工匠聚居之汉人区,另有衙署数所、寺院12所、伊斯兰教清真寺2所、基督教堂1所。东南西北4门,分别设粮食、车牛、羊、马市场。元世祖定都大都(今北京)后,和林置宣慰司都元帅府,改和林等处都元帅府。成宗大德十一年(1307),立和林等处行中书省,置和林路总管府,为行省治所。仁宗皇庆元年(1312),改和宁路总管府,为岭北等处行中书省治所。是诸王坐镇北方的军事重地和漠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元亡后,蒙古可汗复以为都城,作为北元的政治中心。由于屡遭明军进攻和蒙古贵族的争战,城市遭破坏,渐衰。故址在今蒙古国鄂尔浑河上游东岸哈尔和林。

猜你喜欢

  • 耶里只挟室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闸撒名。辽置十二宫中三宫设有闸撒。耶里只挟室为辽太宗※永兴宫下之一闸撒。“耶里只”又译作“耶律直”,辽世宗※积庆宫、承天皇太后※崇德宫下皆有一※瓦里名“

  • 昊勃极烈

    即“昃勃极烈”(1408页)。

  • 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

    元代西藏地区名。因在西藏设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故称。包括当时的乌思(卫或前藏)、藏(后藏)、纳里(阿里)等三地区。《元史》世祖本纪称“乌思藏纳里速古儿孙”。《永乐大典》作“乌思藏

  • 图苏胡城

    蒙古国大汗行宫。又译图苏湖、秃思忽。位于和林(今蒙古国哈尔和林)南30里。太宗十年(1238),筑城,建迎驾殿。据《史集》,大汗在赴和林途中,于该处停留,接受贡献和行乐,后赴和林万安宫。

  • 堆龙德庆

    地名。藏语音译,意为“上部极乐地”。亦作朵陇、策堆德、策德清、蔡德溪、蔡德宗。位于西藏自治区西北,境内有拉萨河、堆龙河。地属拉萨市。原西藏地方政府设堆龙德庆宗,1960年与东嘎、柳梧等合并改为堆龙德庆

  • 云南王

    元朝封爵。为诸王第三等级封号之一。至元四年(1267),世祖忽必烈第五子忽哥赤始封,授驼纽金镀银印,一说次年改赐驼纽金印。子也先帖木儿于十七年袭封。后西平王粤鲁赤子老的及忽哥赤裔阿鲁等袭封。

  • 玛喇巴什直隶厅

    见“巴尔楚克” ②(413页)。

  • 黑瑶

    见“青裤瑶”(1280页)。

  • 青史演义

    编年体与演义体结合的蒙文长篇历史小说。全称《大元盛世青史演义》。由卓索图盟土默特右旗(今辽宁省北票县下府乡)协理台吉旺钦巴勒(1795—1847)及其子著名蒙古族文学家尹湛纳希(1837—1892)两

  • 翁牛特部

    蒙古部名。成吉思汗弟谔楚因铁木哥斡赤斤后裔巴颜岱洪果尔诺颜始称所部之名。原称阿噜蒙古,初臣属察哈尔,为摆脱林丹汗侵虐,其曾孙逊杜棱等于后金天聪六年(1632)归附后金。崇德元年(1636),编为左右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