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四方诸姓

四方诸姓

魏晋时与鲜卑拓跋部保持朝贡关系之四方部落。史称“凡此诸部,其渠长皆自统众”。共35姓(一说32姓),其中东方宇文、慕容2姓,南方茂春氏等7姓,西方尉迟氏等16姓,北方贺兰氏等10姓。诸部或姓大小不等,与拓跋部保持岁时朝贡,即政治上交聘或从属,经济上交换之关系。拓跋珪后,随着北魏国势壮大,兼并的部落日益增多,大都逐渐转为※内入诸姓,变成编户齐民。附:四方诸姓(三十五姓)表:

原姓氏后改姓氏原姓氏后改姓氏
宇文宇文渴侯
慕容慕容叱卢
茂眷
(茙
眷)
茂 (戎)和稽
宥连冤赖 (菟
赖)
纥 豆
嗢盆
侯 莫
达勃
库 狄
( 厍
狄)
独孤浑
太 洛
贺兰(一说
与贺赖同)
柯拔郁都甄(郁
原甄)
尉迟纥奚
步 鹿
越勒 (勤)

猜你喜欢

  • 吴世宁

    即“吴八月”(1073页)。

  • 贺福延

    渤海王国官员。唐会昌元年(841),官政堂省左允。是年(日本承和八年)冬,奉大彝震命率105人出使日本。十二月抵日长门登陆。此行聘日已满约定12年一通聘限期,受到日方依礼接待。翌年三月,入日京城,被款

  • 札忽惕

    ①中国古代北方部落名。又译札惕、察惕、察哈、爪忽都。※札剌儿部分支之一。该部世为铁木真(成吉思汗)祖辈奴仆。后随从铁木真统一蒙古诸部,建立蒙古国,多立战功。成吉思汗属下“四杰之一”※木华黎国王、蒙哥汗

  • 四川规范彝文

    我国四川彝族使用的一种表音的音节文字。是在传统彝文的基础上,以彝语北部方言圣乍话为基础方言,以喜德语音为标准音,根据笔画不多、结构简单、书写方便、字形美观的原则,选用传统彝文中819个字,分别表示标准

  • 二十一史

    见“二十四史”(6页)。

  • 铁工院

    西夏官署名。掌国家铁器制作和匠人。作坊管理事务。夏仁宗时期已有设置。仁宗天盛时期(1149—1169)制订的《天盛改旧新定律令》列入国家机构等级的第五品,属末等司。

  • 田光宝

    元末明初湖广容美洞土官。土家族。田乾宗子。承袭容美洞(今湖北鹤峰县)宣抚使。至正二十六年(1366,一说二十七年),遣弟田光受等持元所授宣抚司印,上交吴王朱元璋,请改授。命其为四川行省参政,行容美洞等

  • 童子科

    西夏选举制之一。设于西夏人庆四年(1147)。得中者为童子举。仁宗时著名学者斡道冲5岁时以《尚书》中童子举。

  • 随阔

    即“绥可”(1970页)。

  • 北魏孝庄皇帝

    见“元子攸”(2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