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喇嘛印务处
清代管理多伦诺尔寺庙的机构。主要管辖汇宗寺、善因寺以及13处佛仓、10处官仓,有徒众数千。康熙四十四年(1705),任命章嘉呼图克图为多伦喇嘛印务处札萨克喇嘛。设印务德木齐;光绪四年(1878)复添设印务德木齐1名,处理寺庙事务和喇嘛的任用,活佛转世等事务。民国元年(1912),因蒙藏事务局将察哈尔左翼4旗3牧场各寺僧众划归甘珠尔瓦呼图克图管理,一度引起纠葛。《内蒙古黄教调查记》载有专案发生及处理经过。抗日战争时期,该机构撤销。
清代管理多伦诺尔寺庙的机构。主要管辖汇宗寺、善因寺以及13处佛仓、10处官仓,有徒众数千。康熙四十四年(1705),任命章嘉呼图克图为多伦喇嘛印务处札萨克喇嘛。设印务德木齐;光绪四年(1878)复添设印务德木齐1名,处理寺庙事务和喇嘛的任用,活佛转世等事务。民国元年(1912),因蒙藏事务局将察哈尔左翼4旗3牧场各寺僧众划归甘珠尔瓦呼图克图管理,一度引起纠葛。《内蒙古黄教调查记》载有专案发生及处理经过。抗日战争时期,该机构撤销。
明代藏区部落名。属洮州卫,在今甘肃临潭县境。宣德八年(1433),其族喇嘛高僧亦什藏卜等入朝,贡金银器皿、象、马、方物等。朝廷赐以钞、彩币表里及纻丝袭衣等物。后,有关其族之事,史籍阙载。
古代蒙古社会禁忌之一。蒙古人进食时不得将已入口之食物吐出,据约翰·普兰诺·迦宾尼《蒙古史》载,如果这样做了,就要在帐幕下挖一个洞,将人从洞里拖出来杀死;也不得将酒、乳等饮料倾出器皿,否则就会招致雷电将
旧时萨满教神祗之一。达斡尔语音译,意为“狐仙爷”。“肯”,亦作“汗”或“坎”。流行于达斡尔族地区。传说其为狐狸、黄鼠狼变成的精灵,出现于清末,因修道年短,不能进入官衙。作祟能使人生病或神经错乱,故家家
?—1765清代新疆维吾尔族伯克。又译阿卜都拉。哈密人。清札萨克贝子※额敏子,郡王玉素布弟。性贪暴。乾隆二十五年(1760),授乌什阿奇木伯克。任内,与乌什办事大臣素诚恃权横行,贪脏枉法,苛敛百姓,侮
藏语音译。西藏亚谿贵族家族之一。始于十三世达赖喇嘛之父土噶仁青,以子荫由达布地方朗顿村农民跻身贵族行列,封公爵。光绪十四年(1888)长子顿珠多吉袭公爵,次子罗桑扎巴,僧官,后入赘珠巴家族;三子强巴南
唐代南诏武官名。又作理人官。管理1千家即1千名乡兵(每家出1壮丁当乡兵)。参见“南诏官制”(1594页)。
参见“梁”(2124页)。
西域古山名。见《汉书·武帝纪》。《汉书·西域传》称北山,为东起车师前王廷(今新疆吐鲁番交河故城)西至疏勒(今新疆喀什)一带之山,即今天山山脉。《后汉书·明帝纪》、晋《西河旧事》、《魏书·西域传》等均称
?—598隋代西爨领主。一名爨玩、震玩。宁州(今云南晋宁东北)人。南北朝宁州刺史※爨瓒之子。开皇(581—600)初,遣使朝贡,以其地置恭州(今云南昭通)、协州(今云南彝良)、昆州(今云南昆明西),授
?—1865清代新疆伊犁维吾尔族起义首领。一译阿布都鲁苏勒。维吾尔族。伊犁人。原任宁远城(今伊宁市)阿奇木伯克。同治三年(1864),在伊犁掌教阿訇那赛尔丁鼓动下,领导当地维吾尔族、回族起义,任“艾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