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大釐

大釐

云南古城名。亦称史城、史睑、史赕、大利等。故址在今大理市喜洲镇。西汉时属益州郡叶榆(亦作楪榆)县,建有叶榆古城。东汉属永昌郡。三国时属蜀汉云南郡。晋代因之。南朝属东河阳郡。隋开皇十七年(597),西爨首领爨翫等反,杨坚命史万岁率兵入滇镇压,兵至叶榆。万历《云南通志》谓“隋史万岁巡西洱河驻此”。故后人有谓史城、史睑、史赕之称与史万岁有关(解放初当地还留有“史城镇”的匾额)。唐初为※河蛮(白族先民)居地,并称大釐,与六诏并立。开元(713—741)中,南诏皮罗阁和邓赕诏咩罗皮共破河蛮,皮罗阁入居太和城(在今大理太和村西),咩罗皮分据大釐城并设治于此。未几,皮罗阁逐走咩罗皮,在此建行宫,南诏诸王多在此避暑。南诏建立行政区划,设十睑(亦作十睒),此为大釐睑(亦称史睑)。一说南诏曾设喜郡,治史城,故《元史·地理志》云:“至异牟寻又迁于喜郡史城”,为南诏王直辖地。邑居人户众多,工商业发达,《南诏德化碑》载,“大利流波濯锦”,云其为染织之城。宋代大理国时称喜赕。元初置喜洲,属大理路太和县(大理县)。明清属大理府太和县,喜洲之称沿用至今。今喜洲周围仍有城南、城北、城东等古称。历代进入大理地区的汉族、回族亦多择居于此。集白族文化之精华,明清多有白族进士、举人。

猜你喜欢

  • 黑河府

    地名。又称黑河副都统府。位于今黑龙江省北部,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置。治所即今黑河市。民国元年(1912)废,改属瑷珲直隶厅。1934年,设置黑河省。沿革、民族详见“瑷珲直隶厅”。

  • 梁元碧

    三国时休屠胡(屠各胡)首领。居凉州(治姑臧,今甘肃武威)。魏正始元年(240),率族众2千余户至雍州(台长安,今陕西西安市西北),归附于魏,被置于安定之高平(今宁夏固原),设西州都尉为民保障。

  • 武兴王

    南北朝时期略阳清水氐豪杨氏的称号之一。始于武都国君杨文度,南朝宋元徽元年(473),自立为武兴王。昇明元年(477)十二月,杨文弘屯武兴(今陕西略阳县),继为武兴王,史称武兴国。齐永明十年(492),

  • 毕力术江卫指挥使司

    明代藏区土司名。“毕力术江”一作“必立出江”。宣德九年(1434)四月置。治所在今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境。时明赴乌思藏的使臣常经过该地,其头目管着儿监藏等迎送有礼,且遣人来朝入贡,宣宗嘉之,遂立卫给以印

  • 噶锡鼐那木扎尔色卜腾

    ?—1740清代西藏地方官员。藏族。西藏阿里地区贵族,后藏阿里总管※噶锡鼐策丹扎喜子,首席噶伦康济鼐之侄。雍正七年(1729),袭父头等台吉爵。九年(1731),献方物,世宗以其为朝廷出力,办事甚妥,

  • 洛桑坚样嘉措

    1768—1816清代青海地区藏传佛教活佛。乾隆三十一年(1766),洛桑丹悲坚赞圆寂后,被选为转世灵童,即塔尔寺阿嘉呼图克图三世。出生于青海郭密氏族的贺尔加庄。幼年在塔尔寺学经,后赴西藏色拉寺拜师学

  • 武格色

    ?—1665清朝武官。蒙古正白旗人。崇德三年(1638),从安平贝勒杜度征明。至山东,攻利津县,先登克其城,以功赐“巴图鲁”名号,授牛录章京世职。顺治元年(1644),从睿亲王多尔衮入山海关,镇压农民

  • 侯景

    503—552东魏、梁朝将领、汉国皇帝。字万景。怀朔镇(今内蒙古包头东北)人。一说为鲜卑化羯胡。少而不羁,见惮乡里。及长骁勇善智谋。由北镇戍兵渐升为镇功曹史。后随尔朱荣弹压六镇义军,擒葛荣,以军功擢定

  • 备指额驸

    清皇室实行满蒙联姻政策所形成的一种制度。清朝开国前即与蒙古贵族联姻,互为嫁娶,立国后,凡后妃常取蒙古贵族女,皇室公主、郡王多下嫁蒙古贵族。成为固定制度。备指额驸即此制度的具体规定之一。《理藩院则例》规

  • 感勤

    见“斡勒”(24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