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夷离毕

夷离毕

契丹官名。又作移离毕。一说“夷离”一词源于突厥语,突厥有“伊利可汗”。此官职在契丹出现较早,辽太祖七年(913), ※耶律阿保机“留夷离毕直里姑总政务。”(《辽史》卷1)是为首见。对其执掌,诸说纷纭。一说,据辽圣宗开泰九年(1020)出使契丹的宋授《行程录》所记:“蕃官有夷离毕,参闻国政。”大康元年(1075)出使契丹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注为:“移离毕,如中国执政官”。《契丹国志》记为:“夷离毕,参知政事也。”一说,据《辽史·百官志》:“夷离毕视刑部。”“夷离毕院,掌刑狱。”以为决狱官。一说,据《辽史·国语解》:“夷离毕,即参知政事,后置夷离毕院以掌刑政。”以为前后执掌有所变化。契丹官制,北面朝官置夷离毕院,设官夷离毕、左右夷离毕、知左右夷离毕事、敞史、选底等;北面诸帐官置国舅夷离毕司,设官国舅夷离毕、国舅左右夷离毕、敞史等;北面宫官置“押行宫辎重夷离毕司,掌诸宫巡幸扈从辎重之事。”

猜你喜欢

  • 吐蕃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元代宣政院所辖地方官署名。至元二十五年(1288),改总制院为宣政院,以帝师领院事,管理全国佛教及吐蕃全境军民事务。下辖宣慰使司都元帅府3,吐蕃等路为其一,置宣慰使4员。下设同知2员、副使1员、经历2

  • 法天皇后

    见“萧耨斤”(2000页)。

  • 骊土之翟

    见“丽土之狄”(984页)。

  • 拉萨王系

    吐蕃王朝末代赞普朗达玛子云丹之后裔据拉萨为王,史称拉萨王系。其政治中心在拉萨。公元10世纪初,藏传佛教(喇嘛教)从多康等地再度复兴。迅即传遍全藏。斯时,王位传至察那意希嘉参、安达赤巴父子辈,建立政教合

  • 拜延八都鲁

    蒙古国将领。札刺儿氏。初事成吉思汗,以勇著称,赐名“八都鲁”(勇士),故与名合称拜延八都鲁。太宗七年(1235),领札剌儿军1600人,与塔海绀卜攻宋,出秦巩,入蜀,有战功。宪宗三年(1253),与总

  • 九府十八州

    唐代建置于回纥地区的羁縻机构。太宗贞观二十一年(647)起相继置。初设6府7州(参见“回纥州府”条)。后以南迁者日众,遂扩充为9府18州。据《新唐书·地理七》,9府分别是:达浑都督府,以薛延陀部置,侨

  • 永邵卜

    见“永谢布万户”(639页)。

  • 业老娃

    藏语音译。旧时四川阿坝北部藏族地区寺院议仓管家的称谓。每个议仓设若干人,分别管理寺院的金银、牛马、粮食及行政事务。均由温布或囊佐(议仓主持人)委任其亲信充当,3年一换,如没有贪污,可连任。

  • 宣政院

    元代掌管全国佛教事务和吐蕃军政的中央机构。世祖至元元年(1264),始置总制院。二十五年,因唐制吐蕃(今西藏)来朝见于宣政殿,故改名宣政院。以帝师总领其事。下设院使(秩从一品)、同知、副使、佥院、同佥

  • 顿毗伽叶护

    唐代突厥族葛罗禄部西支首领。其部原游牧于北庭西北、金山以西地区。因地处东,西突厥间,常视其兴衰附叛。永徽(650—655)初附唐。开元(713—741)初,葛罗禄部遣使入唐。天宝十二年(753)率军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