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奥米那楞

奥米那楞

萨满的岁时集会。鄂温克语音译。旧时流行于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鄂温克族地区,因分散居住,各地举行时间、仪式等不全一致。阿荣旗境内,每年农历四月间举行,故又名“四月会”。全“毛哄”(大家族)的人都参加,请主祭萨满治过病的其地“毛哄”的人也来。其内容:一是老萨满领教新萨满跳神,二是为“毛哄”祈求平安和繁荣。地点在主祭的新萨满家,费用由其自出。仪式主要是两个萨满跳神,一为新萨满,另一为从别“毛哄”请来的老萨满,后者是师傅。新萨满经过这样跟老萨满学跳3年后,才能成为正式萨满。一般跳四五天,也有跳七八天的。跳前,院内立一棵桦树,屋内立一棵杨树或柳树,因山上的神喜欢桦树,河边的神爱杨柳树。两树之间拉一条麻绳,树枝上挂满参加者献的五色布条。仪式中有:将全“毛哄”的男女老幼集合在两树之间,用狍皮绳把大家紧紧围捆,解开后量绳,如绳子长了,认为“毛哄”人口要增加,否则会发生疾病使人口减少。陈巴尔虎旗地区在羊羔断奶的八月间举行,时间为3天3夜,参加人有时达200多。仪式也主要是跳神。事先在萨满的蒙古包外用162棵树立成9排,成一小树林。届时,所有萨满都参加,但只一主要萨满戴面具。萨满跳神,参加者约二三十人在外围围成一圈,手拉手边唱边摆动身体。第三天停止娱乐,所有人围坐一圈,南留一口,这时萨满脱下法衣,将面具挂在树上。进行过程中,萨满还出钱请一熟悉萨满知识的人替他戴面具,请9个老年人随他唱歌,这9人3天3夜不能回家。这样的集会,每个萨满一生至少举行4次,并对群众每次献供祭物品的品种、数量作出规定;已举行的次数,从萨满戴的法帽角数多少可以看出。费用由当地群众公摊,大家义务献出牛、羊、马等牲畜及集会时所用布、砖茶等物。鄂温克族自治旗举行此会的次数,与上两地不尽相同。

猜你喜欢

  • 额鲁特营

    清代新疆伊犁携眷驻防兵。乾隆三十年(1765)置。依八旗建制,分左右两翼。左翼1昂吉、6佐领,称上三旗。每佐领兵丁83至84名、闲散兵丁44至45名。右翼1昂吉、10佐领,称下五旗。每佐领兵丁66名,

  • 大律

    见“北周律令”(534页)。

  • 瀚海

    又作翰海。有三义。(1)指“北海”,在蒙古高原东北。一般认为即今内蒙古之呼伦湖和贝尔湖。《史记·匈奴传》:“骠骑(霍去病)封于狼居胥山,弹姑衍,临翰海而还”。《集解》引如淳注曰:“北海名”。《索隐》按

  • 乌古涅里部

    即“乌古涅剌部”(345页)。

  • 乌林答乞住

    金大臣。大名路(治今河北大名县)猛安人。女真族。乌林答氏。大定二十八年(1188)进士。累官补尚书省令史,历任汝州、沁州刺史,北京、临潢按察副使,迁蒲与路节度使。未几,以罪解职,降德昌军节度副使。崇庆

  • 紫玉浆

    元代蒙古宫廷饮料。对西域葡萄酒的美称,喻其色如紫玉般珍奇美好。成吉思汗及其后人西征,从中亚等地获得大量葡萄酒,饮之甘美。此后令西域诸国进献,作为诸王、宫廷的饮料。元代被宫廷列入“八珍”,供御用膳及“诈

  • 基诺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自称基诺,旧他称“攸乐,清文献称之“三撮毛”。分布在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县的基诺洛克(基诺山)。18021人(1990年)。其族源,一说从基诺山北部附近地区迁来;一说源于由北南

  • 王和顺

    1868—1934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字德馨,号寿山。广西邕宁县东门乡人。壮族。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为人刚正不阿,好侠行义,颇受乡里尊崇。早年曾参加刘永福领导的黑旗军抗法战争。中法停战后,退役回乡

  • 陆馛

    ?—474北魏大臣。代郡人。鲜卑陆氏(步六孤氏)。征西大将军、东平王陆俟长子。少为内都下大夫,奉上接下,行止取与,颇晓人意。兴安(452—454)初,赐爵聊城侯,出为散骑常侍、安南将军、相州刺史,假长

  • 策凌

    ①卫拉特蒙古杜尔伯特部台吉。又作车凌、车棱。绰罗斯氏。※达赖台什曾孙乌尔衮之子。初隶准噶尔部噶尔丹。康熙二十七年(1688),随父率众侵扰喀尔喀。因在乌兰布通战役中兵败,浪迹于巴颜乌兰等地。后受喀尔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