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孝经西夏文译本

孝经西夏文译本

西夏文译汉文儒家经典。写本,草书,蝴蝶装。除最后一章稍残外,全书保存基本完整。共77面,页面24×14.7厘米,面7行,行20字左右。注释比正文低一格。原文为宋吕惠卿注本,前5页为吕注序译文。译者佚名。全书多处用朱砂笔校改,可能为译本原稿。吕注汉文本早已失传,借此可以复原。是研究西夏儒学,吕注《孝经》和西夏语文的重要参考资料。1909年发现于黑水城遗址(今属内蒙古额济纳旗)。现藏俄罗斯圣彼得堡东方学研究所。1966年苏联B. C.克罗科洛夫和E. H.克卡诺夫著《汉文经典西夏文译本》,将原件整理影印出版,并译为俄文,进行了研究。

猜你喜欢

  • 输波迦罗

    见“善无畏”(2288页)。

  • 韦志俊

    即“韦俊”(245页)。

  • 登堡

    藏语音译,意为“敬山神”。四川阿坝牧区藏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四月十一日举行,每家出1人,骑马、背枪到山顶敬山神处,先烧柏枝,再散发印有牛、马、羊、人的各种纸画“龙灯”,祈求神保佑人畜平安。敬毕烧茶、吃饭

  • 世德

    见“硕德”(2029页)。

  • 野辞氏

    唐代党项羌部落名。一作野律氏或野利氏。依部族姓氏命名,属党项八部之一。今人考证其原居地在今青海果洛境内黄河岸之蛙色尔地方。

  • 颇里

    见“剖阿里”(1905页)。

  • 伯勒克

    见“别儿哥”(1069页)。

  • 黄平县

    县名。民国三年(1914),改州置。今县地,唐为新兴县,属牂州,旧州地为韶明县,属充州。宋绍兴元年(1131),筑城。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置黄平府,别置上塘长官司,平溪上塘骆家等处长官司,葛浪

  • 阿得

    拉祜语音译,意为“借种”。解放前云南澜沧县拉祜族地区对借地耕种的称谓。借种的耕地一般只局限于旱地,很少借种水田。解放前大部分旱地虽然已从寨公有转化为个体长期占有和私有,再不能随便开种,但旱地的买卖与租

  • 孛罗不花

    元朝宗王。蒙古孛儿只斤氏。镇南王※脱欢孙,脱不花子。泰定二年(1325),父卒,年幼,以叔父帖木儿不花袭王位。天历二年(1329),袭父爵,镇扬州。至正七年(1347),奉命平定集庆起义军,继与叔父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