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察隅

察隅

藏语音译。①地区名。位于西藏东南部雅鲁藏布江支流察隅河流域,东接缅甸,南邻印度,西为珞瑜地区。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隶属察木多(昌都)呼克呼图。雍正年间(1723—1735)赏为达赖喇嘛香火地,设桑昂曲宗,以五处协敖分管“左贡”、“昌易”、 “冷卡”、 “闷空”和“杂隅”。宣统二年(1910)北部桑昂曲改科麦县,南部杂隅建杂㺄县,翌年分别委派科麦、杂隅委员。 ②县名。1913年并科麦、杂隅置县。1960年改桑昂曲县。1966年复改察隅县。今属西藏林芝专区,县府驻吉公。地势北高南低。亚热带气候,温湿多雨。森林密丰,产黄连、天麻、贝母等药材。有虎、豹、野牛、野猪和多种珍禽。经济以农为主,产稻、麦、玉米、青稞、鸡爪谷及梨、桃、苹果、香蕉等水果。居民有藏族、珞巴族和僜人等。

猜你喜欢

  • 寒食茶礼

    朝鲜族祭祀习俗。流行于延边等地区。从冬至数起第105天为寒食日,为清明前一日。是日,人们携带供品纷纷到祖先坟地扫墓祭祀。此俗可能源于汉族之“寒食节”。相传春秋时晋国介之推辅佐晋文公重耳回国后,隐居山中

  • 安泰

    清朝武官。蒙古正黄旗人。初任火器营骁骑校。康熙三十五年(1696),随抚远大将军费扬古由西路征准噶尔部噶尔丹,至昭莫多(土拉河、克鲁伦河上源之间),准噶尔军万余来犯,随军奋勇进击,大破敌军。五十九年(

  • 德格土司传

    书名。全名《吉祥历代德格法王传善佳宝蔓诸欲宏扬》。作者为多吉日巴赞巴强巴衮噶桑结丹贝结赞,简称※强巴、衮噶坚赞(藏族),为德格王系第四十五世,即俗称第四十五世德格土司。41岁受戒出家,兼德格更庆寺主。

  • 段文振

    ? —612北周、隋大臣。北海期原人。鲜卑段氏。※段匹䃅八代孙,北周洮河甘渭四州刺史段威子。初为冢宰宇文护亲信,擢授中外府兵曹。北周建德五年(576),随武帝宇文邕攻北齐海昌王尉相贵于晋

  • 日喀则红庙碑

    碑铭。清代驻日喀则、定日两地进藏官兵关于修建庙宇的刻石。记述两地官兵鉴于后藏常遭水、旱灾,岁收欠稔,自愿捐资约百两,仿内地庙宇规制,在日喀则旧城内建寺一所,名曰红庙(藏语称“拉康玛波”)塑像供奉,以求

  • 捕喝

    西域古地名。见《大唐西域记》,唐称中安国。《魏书·西域传》称忸密。《隋书·西域传》称安国。《新唐书·西域传》一作布豁。《元史·西北地附录》作不花剌,同书《太祖本纪》作卜哈儿,《察罕传》作孛哈里。《元朝

  • 也速

    元末将领。蒙古族。太尉月阔察儿子。初任宿卫、尚乘寺提点、宣政院参议。至正十二年(1352),随丞相脱脱南下镇压徐州芝麻李起义军,献策以巨石炮攻城,以功授同知中政院事。从父战淮西,援安丰,攻濠州;征淮东

  • 翁牛

    见“罔留”(1429页)。

  • 赵佗

    ?—前137南越国君,自称蛮夷大长。真定(今河北正定)人。秦时曾佐尉屠睢攻越,后为南海郡龙川县令。秦末农民起义席卷中原,时郡尉嚣病亟,令其代行南海尉事,授计绝秦通越之道,自守待变。后趁秦亡楚汉相争之机

  • 石战

    朝鲜族民间传统游戏。流行于延边等地区。今已不盛行。据李朝洪锡谟《东国岁时记》载:“每岁自四月八日,儿童群聚,习石战于城南。至端午日,丁壮毕会,分左右竖旗鸣鼓,叫呼踊跃,投石如雨,决胜负乃已,虽至死伤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