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作偏马喀温、白马杠、白马棍、白马归,藏语音译,意为“庄严的莲花”。古地名。在今西藏自治区墨脱县境内。为著名的佛教圣地。成书于14世纪的著名藏文经典《甘珠尔》里有“佛之净土白马岗,圣地之中最殊胜”的记
唐时南诏初期国务行政机构六曹之一。参见“六曹”(382页)。
书名。又名《清职贡图》。乾隆十六年(1751)※傅恒奉敕撰。9卷。乾隆谕沿边各督抚将周边少数民族及邻国等,仿其服饰绘图送军机处,二十二年汇齐。除卷1为朝鲜等近邻及世界各国,其他多为我国境内民族或部族:
?—1781清代新疆维吾尔族伯克。一译霍什克、瑚什奇。和田人。阿锡木六世孙。初隶准噶尔部,为喀什噶尔(今喀什)阿奇木伯克。乾隆二十年(1755),清军征伊犁,遣布拉呢敦回南疆招抚旧属,他拒不纳。清军至
彝语音译。意为黑彝主子们吃的饭食。主要流行于四川凉山彝族地区。以细荞麦面加工成饼子,解放前专供奴隶主食用。奴隶们只能以荞麦皮、野菜做成的※仆杂充饥。
东汉时烧当羌首领。※迷吾之子。章和元年(公元87年),因汉护羌校尉张纡背信杀害其父,遂联合烧当、当煎、当阗等羌,结盟,据大、小榆谷,起兵五千击陇西塞。永元元年(公元89年),遭护羌校尉邓训攻,舍大、小
新疆北部诸族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和民族压迫的武装斗争和民族民主革命。为盛世才和国民党反动派实行残酷的民族压迫和剥削所致。1944年3月,国民党政府向伊犁、塔城、阿尔泰三区维吾尔、哈萨克等族牧民强征军马一
1281—1316伊儿汗国第八代汗。又译合而班答。蒙古孛儿只斤氏。※阿儿浑汗第三子,※合赞汗弟。原受命镇守呼罗珊封地。成宗大德八年(1304),合赞汗死,遵遗命嗣位,号完者都汗(意为“有幸运之汗”)。
地区名。珲春古作浑蠢,一作乌春,女真语“透彻”意,地以水名,今为县名、城名。位于今吉林省东南部。清宣统元年(1909)置,治所即今珲春县。辖域东西250余里,南北300余里。东、南界俄罗斯东海滨省,西
即“梁水”(21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