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

唐宋以来壮、侗、苗、黎等民族的社会组织形式。亦作洞、溪洞。壮语称“洛”、 “弄”或“垅”,侗语称“”,黎语称“贡”。原意是以河流、山岭为自然界限的峒场,有固定地域。唐宋时壮族有“黄峒”、“侬峒”、“韦峒”,多为一姓聚族而居,以姓氏冠之。苗族集中的峒场称“苗洞”。侗族有“十洞”、“八洞”之称。最早可能是氏族居住之所,后为农村公社的组织形式。唐宋时期为羁縻制度下一级组织,其土官称“知峒”;元明清时期为土司的一级组织,土官称“长官司”、“副长官司”。直到解放前,黎族仍存在“洞”的政治组织名称,一大峒包括若干小峒,峒有峒首,或称峒主、峒官。民国时演变为乡、村长。侗族则保存有“洞款”,置“款首”管理之。峒中居民称“峒民”,或“峒丁”。

猜你喜欢

  • 别勒古台

    见“别里古台”(1070页)。

  • 宗室

    皇族。古已有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楚“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清代制度,只有清太祖努尔哈赤之父显祖塔克世的直系子孙始得称为“宗室”,天聪九年(1635)始定是制。此中,又以帝系为“万支”中之本,

  • 都贝伯克

    参见“多博伯克”(852页)。

  • 裕成

    见“裕诚”(2303页)。

  • 视连

    349—390晋代吐谷浑王。姓吐谷浑氏。※碎奚子。自幼廉慎有志性。晋太元元年(376),父忧死,嗣立。为悼念其父,不饮酒不畋猎达7年,并委政事于将臣。以直接受西秦威胁,于太元十五年(390)向西秦遣使

  • 布顿·仁钦朱

    1290—1364元代乌思藏著名学者,藏传佛教布鲁派(亦称夏鲁派)创始人。一作布敦,元代文献作卜思端。藏地方之夏卜麦人。幼年在当地出家,从噶举教派上师学法,取得成就,更兼学噶当教派、萨迦教派等显密教法

  • 树惇城

    见“树敦城”(1578页)。

  • 宋史夏国传集注

    书名。罗福苌、罗福颐撰,14卷。本书以元脱脱《宋史·夏国传》为基本史料,旁搜别史及有关史书记载西夏史事者约50余种为注,略仿裴注《三国志》例,不厌其详,并记其所从出。罗福苌始撰,稿未及5卷而病逝。其稿

  • 不彦台吉

    明代蒙古右翼土默特部领主。又译作摆腰台吉。孛儿只斤氏。※俺答汗次子。领巴岳特部,驻牧于大同西北边外300余里的一克掬力革。在阳和(今山西阳高县)守口堡与明朝互市。

  • 五水蛮

    东晋南北朝至宋代豫州西阳郡境内巴水、蕲水、希水、赤亭水、西归水五水地区诸少数民族的总称。以五水为名,故称。亦泛称豫州蛮或※西阳蛮。相传为古代廪君蛮之后裔。汉代称※江夏蛮。分布在今鄂东及皖西南的大别山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