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巴拉根仓的故事

巴拉根仓的故事

蒙古族讽刺性的故事集。清朝末年,蒙古族的封建领主制度濒临危亡,蒙古王公贵族在政治上专横残暴,生活上腐朽糜烂,对广大蒙古族民众百般蹂躏和摧残,阶级矛盾日益激化,成为产生和流传这种讽刺文学作品的社会现实基础。巴拉根仓是蒙古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的化身,是真理和正义的代表者。以巴拉根仓这个贫苦牧民的智慧、幽默和风趣来讽刺、嘲笑、捉弄、批判、揭露统治阶级的丑恶面目,无情地鞭挞和奚落王公、诺颜(贵族)、活佛、巴颜(富人)、��蒙商等。巴拉根仓善于抓住统治阶级的不同弱点,专横者以智取,吝啬者以财攻,最后将他们置于尴尬的境地,威信扫地,甚至丧命,对劳动人民寄予无限同情。故事短小精悍,语言风趣幽默,情节具有谜语式的特点,曲折多变,引人入胜,具有强烈的戏剧性。在蒙古地区流传很广,影响深远,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现有汉译本行世。

猜你喜欢

  • 纳邻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拉林河卫。永乐四年(1406)置,在今吉林、黑龙江省松花江支流拉林河流域。

  • 那竹台吉

    见“塔喇海台吉”(2163页)。

  • 八旗兵

    清代兵制之一。为清政府统治中国的基本武装力量。由满、蒙、汉以及其他各族的※“旗人”组成,故名。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清太祖努尔哈赤以18年来所累编的※牛录,初建为黄、白、红、蓝四旗,四十三年(1

  • 桑耶寺志

    书名。一般认为此书即《拔协》一书之别称。旧译《桑耶大王柱记》,因该书自桑耶寺殿内太柱下发掘出而得名。参见“拔协”(1362页)。

  • 长善

    ?—1889清朝将领。满洲镶红旗人。姓他塔喇氏。字乐初。同治五年(1866),累官山海关副都统。七年,迁广州将军。光绪十年(1884)返京,授正蓝旗蒙古都统。十四年(1888),授杭州将军。次年卒于任

  • 班律

    见“料令”(1944页)。

  • 大辽古今录

    书名。今佚。作者、卷数不详。从书名推测,应为辽人著作。金朝时高丽所进。《辽史·历象志上》:“高丽所志《大辽古今录》称统和十二年(994)始颁正朔改历,验矣。”

  • 曲贝辛·洛桑嘉措

    ?—1923甘肃卓尼藏族高僧。出生于官员家庭,少年时起历在相拉巴尊前及拉卜楞寺学经,闻习显密经典,多有成就。曾赴蒙古朝拜帕莫神殿,三次朝拜塔尔寺,多次在拉卜楞寺讲经传法,声誉遍及卫、藏、康三区。曾应班

  • 乞列厄卫

    见“乞烈尼卫”(125页)。

  • 李师白

    西夏大臣。夏仁宗时(1140—1193)官宣德郎,多次奉使金国。天盛十六年(1164)正月,使金贺正旦,礼对娴雅,金世宗嘉之,赐衣、帛、金银带、鞍辔、袱、绢、匣等物,其后遂为定制。十九年(1167)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