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茶洞长官司
明、清四川土司名。明洪武八年(1375),以溶江芝子平茶等处长官司改置,隶酉阳宣抚司(后改“酉阳宣慰司”)。二十七年(1394),署长官、宋代杨业后裔杨再胜谋杀兄子杨正贤等,明帝令逮再胜,诛之,使正贤袭长官。清顺治十六年(1659),杨抵纲归附,因请袭迟延,部册无名,未准袭替,亦未颁印信、号纸,仍称长官。住牧酉阳平茶(今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西)。后抵纲孙杨正栾继任长官。乾隆元年(1736)裁汰,以其辖地置塘、汛。原辖土民100户,每年认纳秋粮254石,折银101两6钱6分。
明、清四川土司名。明洪武八年(1375),以溶江芝子平茶等处长官司改置,隶酉阳宣抚司(后改“酉阳宣慰司”)。二十七年(1394),署长官、宋代杨业后裔杨再胜谋杀兄子杨正贤等,明帝令逮再胜,诛之,使正贤袭长官。清顺治十六年(1659),杨抵纲归附,因请袭迟延,部册无名,未准袭替,亦未颁印信、号纸,仍称长官。住牧酉阳平茶(今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西)。后抵纲孙杨正栾继任长官。乾隆元年(1736)裁汰,以其辖地置塘、汛。原辖土民100户,每年认纳秋粮254石,折银101两6钱6分。
地名。亦作扎雅,会典名扎雅庙。即今察雅县。东至贡县,南界宁静,西北抵硕板多,北邻昌都。原为喀木辖地。唐初隶于吐蕃,后地方纷乱,各为部落,元为喇嘛教领地,明代封黄教喇嘛高举札巴江错为大善法王,于烟袋塘建
?—648焉耆贵族。又称阿那支、焉耆王龙栗婆淮从父,王族龙姓。唐贞观十九年(645),为西突厥处般啜立为焉耆王,号瞎干。二十二年(648),唐将阿史那社尔西征,奔龟兹,为阿史那社尔所俘,数其罪而斩杀。
古地名。在今北京城西南。西周至战国为燕国都城。秦置县,至汉,为广阳郡(或国)治所。晋至北朝历为幽州、燕国、燕郡治所。鲜卑慕容氏建前燕后,即定下“先取蓟城,次指邺都”的战略目标。东晋穆帝永和六年(350
明代藏传佛教(喇嘛教)萨迦派大师。天顺八年(1464),于前藏贡嘎地方建立金刚座寺。萨迦派向以后藏为传教中心,自是在前藏开辟一所新的传教道场,促进萨迦派的发展。由其传承的这一支被称为后总巴。
珞巴族民间传统运动项目之一。亦作芦白、博博。选用一高大树运回村竖立,将藤条或绳一端拴在高10余米的树顶端,一端固定于地面,呈斜坡线。活动时男女均可参加比赛。男性攀高须在第二次起跳时双手握绳索,仰面朝天
汉代匈奴地区湖泊名,今蒙古国乌布苏泊。东汉和帝永元元年(公元89年),车骑将军窦宪与南匈奴联兵,大败北匈奴于此,斩名王以下13000人,获牧畜百余万头,迫温犊须等81部、20余万人归降。
后秦高祖文恒帝姚兴年号。399—416年,凡18年。
书名。贾耽(730—805,字敦诗,沧州人)撰。10卷。书成于唐贞元(785—805)间。久佚。《新唐书·艺文志·地理类》著录其名。是书《地理志》末所载入四夷(周边各族及今邻国)之诸交通线路,当抄自《
见“儋耳国”(2516页)。
参见“回纥”(78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