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广惠寺北山五族

广惠寺北山五族

藏族部落名。亦称门源北山五族或上五族,五族指兴马族(藏语称夏吾乃尔部落)、那楞族(藏语称尔克腾部落)、向化族(藏语称阿布藏部落)、归化族(藏语称班固部落)、新顺族(藏语称华热加多部落)。驻牧地界东起门源克图沟脑,西至永安滩、祁连山南麓之广大地区。大部分在今门源县境内。清乾隆元年(1736)划归大通川千户曹通温布管辖。四年(1739),在千户之下,惟新顺族设百户1员,其余分置马头,老者各1人,办理各该族中征收贡马银两等事。五十二年(1787),土千户曹通温布死后无嗣,将所辖地及印信全部布施广惠寺。此后,历代千户由广惠寺管家兼任,不世袭。1938年,青海省政府将门源珠固五族(亦称下五族)归广惠寺管辖,任管家阿安珠为总千户管理上、下十族事务。1947年任那楞族头人白达吉为广惠寺所辖九寺十族副千户,解放后设五族乡。

猜你喜欢

  • 瀚海

    又作翰海。有三义。(1)指“北海”,在蒙古高原东北。一般认为即今内蒙古之呼伦湖和贝尔湖。《史记·匈奴传》:“骠骑(霍去病)封于狼居胥山,弹姑衍,临翰海而还”。《集解》引如淳注曰:“北海名”。《索隐》按

  • 拔野古

    即“拔也古”(1363页)。

  • 四獒

    又作“四狗”。蒙古语称“朵儿边·那孩思”。为元太祖成吉思汗开国功臣者勒蔑、忽必来、哲别、速不台的共称。成吉思汗赞誉其四人“如猛狗一般,凡教去处,将坚石撞碎,崖子冲破,深水横断”,故有是称。凡临阵,四人

  • 葛根庙

    内蒙古佛教寺庙。位于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洮儿河东岸。清乾隆(1736—1795)初年,札萨克图旗台吉徐特纳克出资建造。原名“莲花图庙”。乾隆十三年(1748),赐名“梵通寺”。经乾隆、嘉庆(1796—

  • 己巳之变

    ①后金计杀明抗战将领袁崇焕的事件。明崇祯元年(后金天聪二年,1628),袁崇焕出任兵部尚书,督师蓟辽,镇压士兵哗变,整顿军纪,改组边防,军威大振,使后金南进受阻。后金帝皇太极为清除南进实现统一大业阻力

  • 大宁领朵颜诸卫

    指明代大宁都司所领泰宁、福余、朵颜等兀良哈三卫。详“大宁都司”及“兀良哈三卫”条。

  • 肇州屯田万户府

    见“肇州”(2482页)。

  • 西日陶苏

    蒙古族的奶食品之一。蒙古语音译,即黄油。夏秋两季制作,将鲜牛奶倒入桶内,搅拌后,待其发酵,将浮在表面的脂肪、蛋白捞出,加以过滤,去掉渣质,放入锅里加热,不时搅动,待色泽微黄,取出冷却后即成。为鲜奶的精

  • 拉不底

    地名。位于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在东经80度8分、北纬30度44分处。为印度进入中国西藏地区的一个边卡。向属达巴宗管辖。1729年颇罗鼐颁发之封地文书及1737年七世达赖喇嘛批准之封地文书均提及该地。派

  • 明珠

    1635—1708清朝大臣。满洲正黄旗人。纳喇氏。字端范。叶赫贝勒※金台石之孙,尼雅哈之子。初任侍卫、銮仪卫治仪正、内务府郎中。康熙三年(1664),擢内务府总管。后授弘文院学士。六年(1667),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