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思陀甸长官司

思陀甸长官司

明清哈尼族土司之一。明洪武十七年(1384)后以府改置。因治所置于思陀(又作思他,即今云南红河县西南思陀),故名。辖境东至落恐乡界10里,南至元江直隶州界50里,西15里,北10里交元江界;其地今属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唐为官桂思陀部境,时壤地广袤,溪处、落恐、瓦渣、左能皆其属内;后析为5,变为上述壤地。境内以斡(和)泥人(今哈尼族)为主,也居有“乌蛮”(今彝族)、“白衣”(今傣族),南诏因之将其列入东部“乌蛮”37部。归元后,元并思他(陀)、伴溪、七溪3部置斡(和)泥路(治思陀)。明洪武十五年(1382)三月,改和泥路为府。领纳楼千户所伴溪、七溪、阿撒3部。十七年,府废。后因土官遮比(和泥人)向明纳款,明于此改置长官司,授其为副长官世袭。遮比后历传遮亏、亏司、亏习、习宗、宗白、白祥。顺治十六年(1659),清军入滇,李秉忠投清,仍授世职。传至李呈祥,辛亥革命后废。

猜你喜欢

  • 阿奇木汗条勒

    见“艾克木汗”(437页)。

  • 哈鲁门山千户所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所之一。亦作鄂尔珲山所。永乐五年(1407)正月,纳木里河女真野人首领白百舍等来朝,以其居地置所,与纳木河、甫门河2卫同时设立。旧有说其地在宁古塔(治今黑龙江省宁安县)东南620

  • 把莫

    旧时门巴族本教女巫之一。民主改革前流行于门巴族部分地区。多由久病痊愈者拜师学成。传说为“坎主”神的化身。一说平时忌肉类食物。作法时在神龛上供酒肉、酥油和粮食。于五指各拴一根彩线,根据线断或燃烧得是否整

  • 武川县志略

    书名。内蒙古地方志之一。武川县县长阎毅先及文焕勋修撰。1940年铅印,一册,128页。内容分14项:沿革、位置、地势、要隘、社会概况、户口、土地、行政、交通、实业、教育、财务、治安,每项下分小目,无人

  • 大理刀

    宋代大理国名产。又称云南刀。当时即闻名全国。《桂海虞衡志》称其“铁青黑,沉沉不錎,南人最贵之,以象皮为鞘,朱之,上亦画犀毗花文。一鞘两室,各函一刀。靶以皮条缠束,贵人以金银丝”。《岭外代答》卷6云:“

  • 安丰县

    渤海王国置。为西京鸭渌府丰州辖县(一说为依郭县),县治故址有说在今吉林省长白山朝鲜族自治县南惠山镇附近。辽灭渤海后废。

  • 氐叟

    见“叟”(1703页)。

  • 蒙古比甲

    即“蒙古坎肩”(2332页)。

  • 苦盏

    即“俱战提”(1888页)。

  • 元朝秘史

    书名。原名《蒙古秘史》,蒙古语为《忙豁仓·纽察·脱卜察安》。不著撰人姓氏。明刻本12卷。《永乐大典》收录本15卷。原为蒙古皇室秘籍,藏国史院。元亡,明人得之,分段用汉字音写蒙古语原文及旁译、总译,共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