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古特
明代东蒙古部落。又译作恩衮、恩库特、翁科特等。源于金元之际的※“汪古惕”(汪古)。明中期,为蒙古勒津(满官嗔,后称土默特)集团的属部,著名的达延汗之妻满都海哈屯即该部绰罗斯拜特穆尔丞相之女。其后沿革史料不详。
明代东蒙古部落。又译作恩衮、恩库特、翁科特等。源于金元之际的※“汪古惕”(汪古)。明中期,为蒙古勒津(满官嗔,后称土默特)集团的属部,著名的达延汗之妻满都海哈屯即该部绰罗斯拜特穆尔丞相之女。其后沿革史料不详。
突厥汗国官号。其意谓“黑”。《通典·突厥上》:初,突厥官号,“凡有十等,或以形体,或以老少,或以颜色须发,或以酒肉,或以兽名。”突厥“谓黑色者为珂罗便,故有珂罗啜。”突厥文“黑”为qara,珂罗即qa
古地名。西汉置。治今山西隰县。汉元熙五年(308),刘渊徙都于此,称帝。次年,以该地崎岖,难于久安,迁都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
①蒙古史书。全名《崇高至上转轮圣王十善福白史》,汉译名作《杂噶拉斡尔第汗所编之经卷源流》(杂噶拉斡尔第汗指忽必烈汗)。明代蒙古※切尽黄台吉据忽必烈时代之《白史》及畏兀儿人必兰纳识里卫征国师旧作,加以校
见“耶律倍”(1303页)。
元地方政区名。至元七年(1270)改北京路置。辖境约东至大凌河,南达辽东湾,西抵长城喜峰口,北以今赤峰和阜新市一线为界。治所在今内蒙古昭乌达盟宁城县大明城。领录事司1,县7:大定、龙山、富庶、和众、金
1906—1979蒙古族民间艺人和歌手。内蒙古哲里木盟扎鲁特旗塔宾艾里屯人。家境贫寒,自幼由伯父抚养,伯母陶琳布尔为著名演唱艺人和歌手,受其熏陶和培养,学会演唱好来宝、民间故事与歌谣。16岁即随伯母到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抹里(相当于“乡”,或“乡”下一级单位)名。诸宫下均设抹里。速忽鲁碗为辽世宗※积庆宫下之一抹里。
爵名。满语音译。清代宗室封爵中第五等之称。册封贝勒,授以诰书。崇德元年(1636),始立此爵,时初创9等封爵,位列第三。顺治六年(1649),增定为10爵,位次仍旧,定贝勒之子降封贝子。十年(1653
1685—1763清宗室。满洲镶白旗人。爱新觉罗氏。康熙第十二子。康熙四十八年(1709),封贝子。屡从帝巡幸。五十六年(1717),署内务府总管。寻掌正白旗满洲、蒙古、汉军三旗事务。六十年(1721
清官署名。隶属理藩院。设于德胜门外正黄旗教坊北。为供外札萨克年班来京人员居住之所。内设稽察外馆监督一人,由都察院保送科道人员引见充补。一年更换一次。光绪三十三年(1907)裁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