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手礼
①契丹帝王奖谕将士的一种礼仪。《辽史·国语解》称:“执手礼,将帅有克敌功,上亲手慰劳;若将在军,则遣人代行执手礼。优遇之意。”对于亲近的外国首领,在特殊情况下亦可用此礼。《太宗纪》载,天显十一年(936)九月,“敬瑭率官属来见,上执手抚慰之。”闰十一月,“晋帝辞归,上与宴饮,酒酣,执手约为父子。” ②清代满族人见面的一种普通礼节。流行于东北地区。流行较晚,早期多行抱见礼。后以此礼代之。执手即握手,身份及年龄相仿者,立掌平执;年长者则垂手引之,年少者仰手迎之。
①契丹帝王奖谕将士的一种礼仪。《辽史·国语解》称:“执手礼,将帅有克敌功,上亲手慰劳;若将在军,则遣人代行执手礼。优遇之意。”对于亲近的外国首领,在特殊情况下亦可用此礼。《太宗纪》载,天显十一年(936)九月,“敬瑭率官属来见,上执手抚慰之。”闰十一月,“晋帝辞归,上与宴饮,酒酣,执手约为父子。” ②清代满族人见面的一种普通礼节。流行于东北地区。流行较晚,早期多行抱见礼。后以此礼代之。执手即握手,身份及年龄相仿者,立掌平执;年长者则垂手引之,年少者仰手迎之。
1582—?明代东蒙古左翼敖汉、奈曼两部领主。又称格根孟克,一说即汉文史籍所载之称台吉、成台吉。孛儿只斤氏。※达延汗子,苏密尔(亦译作萨穆尔)哈屯生。正德五年(1510),达延汗击败右翼异姓领主、统一
哈萨克汗国法典之一。17世纪末18世纪初头克汗所制定。头克汗为※江格尔汗之子。其统治时期(1680—1718),致力于消除汗国内分裂状态,加强汗权,维护诸部落间团结,采取各种措施控制三个玉兹,限制各兀
见“可吉河卫”(492页)。
见“速把亥”(1840页)。
蒙古语音译,意为“天”。又作腾吉里、腾格力。古代蒙古人信奉原始萨满教,相信万物有灵,尤敬天地,视天(腾格里)为宇宙万物的主宰、生命的源泉而加以崇拜,极为敬畏,遇事“必曰托着长生天底气力”,“彼所欲为之
?—1308元朝大臣。又译答剌海。蒙古许兀慎氏。淇阳王※月赤察儿子。初侍真金太子。至元三十年(1293),授昭勇大将军、左都威卫使。大德元年(1297),兼徽政使。四年,兼枢密副使。六年,迁同知枢密院
即“额登喀喇”(2535页)。
金代女真族姓氏之一。居上京路(治今黑龙江阿城县白城)牙塔懒等地。
明代羌族部落。主要分布在今阿坝藏族自治州茂汶县黑虎乡一带。正统九年(1444),攻围椒园、松溪等堡,其首领多儿太被杀。成化九年(1473),首领夜含等攻破关堡;按察使龚璲统兵破20余寨,降数千人,乃编
见“钞引”(1665页)。